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8部分,盛唐風流,悟來悟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勢,渾然沒有就此放李顯出宮的意思。

“母后,兒臣身為皇子,自該為母后分憂,今太子哥哥去得不明不白,兒臣請命徹查此事,懇請母后恩准。”

李顯深知要想順利脫身的唯一機會便是以攻為守,賭的便是武后不敢同意自己的要求,畢竟李顯這數年來可說是屢破要案,說是當朝的斷案高手也絕不為國,縱使武后將事情的手尾抹得再幹淨,也未見得李顯便不能查出個端倪來,這個險想來武后未必敢冒。

“顯兒能有此心怕不是好的,然,此事卻勢不能由顯兒來辦,瓜田李下的事兒總須得防的,不必多言了,顯兒還是回殿去候著罷,娘心裡疼,就不多留顯兒了。”

武后一口便拒絕了李顯的要求,蠻橫無比地硬是要留李顯在宮中,很顯然,武后那頭必然還有著別樣的安排在。

“母后教訓得是,太子哥哥剛去,朝局恐將有變,孩兒若再逗留宮中,瓜田李下之嫌確是難免,為免天下人誤會,懇請母后恩准兒臣這便出宮回府。”

李顯本就是辯才無雙之輩,一抓住武后話裡的一個破綻,立馬便毫不客氣地便以其人之矛攻其人之盾。

“也罷,娘準了,爾道乏罷。”

武后被李顯這麼一頂,登時便有些子下不來臺,眼神冷厲地掃了李顯一眼,見李顯絲毫沒有退讓的意思,臉色不免有些子難看了起來,可也拿軟硬不吃的李顯沒辦法,無奈之下,也只能是不耐地揮了下手,下了逐客令。

“母后請節哀,兒臣告退。”

李顯是一刻都不想多留,恭敬萬分地行了個禮之後,便即毅然決然地退出了乾元殿,絲毫不在意背後傳來的怨毒之眼神。

“末將參見殿下!”

李顯行到武運殿時,日頭雖尚未升起,可天光已是大亮,眼尖的薛濤第一眼便瞧見了緩步行來的李顯,立馬大步迎上了前去,小心翼翼地行禮問了安。

“薛將軍辛苦了。”

李顯對薛濤這等邊軍出身的將領頗具好感,並不因其先前率部阻攔自己而記恨在心,此際見薛濤滿臉誠惶誠恐地跑上來見禮,李顯自不會為難於其,這便虛抬了下手,和藹地回了一句道。

“稟殿下,先前高和勝、高公公來了,說是皇后娘娘有口諭,要將那四名冒犯了殿下的公公帶去發落,末將不敢阻攔,還請殿下海涵則個。”

薛濤顯然是心中有愧,李顯越是溫和,他便越是惶恐不安,憋紅了臉,低垂著頭,不敢去看李顯的眼,口中結結巴巴地稟報道。

死老賊婆子,手腳還是真快!李顯自知已無法利用太子之死來扳倒武后,對那四名打手級別的宦官之死活自也就不怎麼放在心上了的,即便如此,這一聽武后如此快便將尾巴抹了去,李顯還是忍不住有些子火大,可也不好朝薛濤這麼個局外人發作,只能是不鹹不淡地回答道:“孤知曉了,薛將軍只管去忙罷。”

“諾。”

先前高和勝來帶人之際,薛濤不是沒猶豫過,可卻沒膽子違了武后的口諭,只能是眼睜睜地看著高和勝將四名嫌犯通通帶了去,心裡頭始終在擔心李顯回來後會沒法交差,這一見李顯似乎並不在意的樣子,登時便大鬆了口氣,不敢再多囉嗦,緊趕著應了一聲,恭敬萬分地退到了路旁。

“殿下,您回來了。”

武運殿的後殿處,高邈正急得團團亂轉,這一見李顯從甬道里行了出來,立馬便大鬆了口氣,緊趕著跑上前來,關切地招呼了一聲道。

“嗯,安排下去,孤這就出宮。”

李顯對高邈的忠心與辦事能力都甚是放心,也不解釋,只是面色平靜地吩咐道。

“是,奴婢這就去辦。”

先前李顯與孫全福衝突的經過高邈雖不曾親眼目睹,可結果卻是都看在眼裡的,自是知曉宮中如今已是險地,這一得知能離開,自是安心了不少,也不問緣由,應答了一聲之後,緊趕著便去喝令一眾隨侍的丫鬟們忙著收拾行裝不提。

“殿下。”

“殿下。”

寢室中,趙瓊與明月公主都早已穿戴整齊,正坐在塌邊低聲地交談著,突見李顯從屏風處轉了出來,忙都起了身,各自款款地福了福。

“嗯,都起來罷,走,回府去。”

李顯一來是不想讓二女擔心,二來麼,也沒打算讓二女參與到宮廷爭奪的殘酷遊戲中去,自是不會跟二女多做解釋,只是擺了擺手,言簡意賅地吩咐了一聲。

“殿下,究竟出了何事?妾身聽說太子似乎薨了,可是真的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