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1部分,盛唐風流,悟來悟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啊,這,這是從何說起?”
一聽李顯此言,李賢登時便瞪圓了眼,滿臉子不敢置信之神色。
“很簡單,父皇早前屢次在八叔面前提起小弟,便是在暗示八叔上此本章,就是想看看你我兄弟的反應會是如何,若是你我兄弟真因之鬧了生分的話,只怕便得遭兩棄之命運,倘若六哥忍讓為先,而小弟咄咄逼人的話,那之官便算是小弟唯一可行之路了,之所以如此,概因父皇實不忍見當年承乾太子與魏王之事再度重演矣,父皇之用心可謂良苦啊。”
李顯很清楚李賢心裡頭藏不住事,自是不想過早地將越王的算計分析於其,這便半真半假地扯了一通子帝心良苦之類的理由。
“竟然會是這樣,那父皇到底想立何人?莫非真是小八麼?”
李賢被李顯這通子云山霧海地一繞,不禁便有些子迷糊了,臉色變幻地沉吟了良久,這才滿臉子疑惑地問了一句道。
“嘿,六哥誤矣,立小八那是母后的胡想罷了,父皇之所以將十三親王都留在朝中,便是怕母后來上這麼一手,父皇心目中真正想立的人只有一個,那便是六哥您啊!”一聽李賢說到了李旭輪,李顯立馬不屑地撇了下嘴,一派感慨萬千狀地給了李賢一個肯定的答覆。
“這,這如何,如何可能?為兄,為兄……”
李賢一激動,嘴立馬便歪了,嘴皮子哆嗦個不停,口中胡亂地吭哧著,半晌都說不出句完整的話來。
當然不可能!忽悠罷了,您老要信,咱也沒法不是?眼瞅著李賢在那兒激動得鼻歪口斜,李顯心中暗自冷笑不已,但卻沒再多言,一味淡然地笑著,只是笑容裡卻是多了幾分的寒意在內……
第三百一十三章上點眼藥
“父皇聖明啊。”
人總是喜歡聽好話的,很多時候,哪怕明知是假的,為了求得內心的安慰,還真就信了,李賢自然也不例外,更遑論這等好話是出自李顯這個潛在競爭者之口,李賢自是沒有不信的理兒,好一陣子激動之後,千言萬語就彙整合了一句口號,激動的淚水在臉上肆意地縱橫流淌著。
李顯的話聽起來很動聽,也蠻像那麼回事的,不過麼,離真話的距離著實是遠了些——沒錯,高宗心裡頭確實已是有了東宮的意向人選,但卻不是李賢,也不是毛都未長齊的李旭輪,恰恰就是李顯本人,這一點李顯也是剛才想通透沒多會兒,實際上,若不是狄仁傑提點了幾句,李顯還真不敢確定其事的。
理由麼,說來也簡單,高宗是個心腸很軟的人,在看多了身邊那些個不正常死亡之後,對武后的心狠手辣已經是失望到了極點,奈何其本就是個無甚大主見之輩,縱使明知道武后野心勃勃,卻也難奈其何,並非不想,而是生性弱懦,沒那個膽量罷了,故此,不想再看到兒子們出意外的高宗此番便想著立一個強勢的太子,這人毫無疑問便是李顯,只不過高宗又怕“玄武門之變”再度上演,所以才會想著請越王李貞這麼個有能耐的兄長回朝參與政務,要的便是個平衡與牽制作用罷了,當然了,這只是李顯根據所掌握的資訊推理出來的結論而已,然則在李顯想來,此結論十有八九該是確定無疑了的,問題是李顯本人卻不想接受高宗的這片好意,只因在李顯看來,入主東宮的時機尚不成熟,強自為之,其後果恐難逆料,既然如此,李賢想進東宮,那便讓他去進好了,左右死道友,也莫死貧道。
“六哥所言甚是,父皇之良苦用心,我等做兒子的,萬不可辜負了去,只是……”
既然是忽悠,李顯自然是本著騙人騙到死的原則,這就準備開始上眼藥了,不過麼,卻並不急著將話說完,而是故意作出一副吞吞吐吐的為難之狀。
“嗯?七弟可是有甚顧慮麼?為兄可不是死去的那廝,斷不敢有負七弟一向之鼎助的。”
這一見李顯話說得蹊蹺,李賢誤以為李顯這是在擔心將來有難,趕忙信誓旦旦地出言保證道。
呵呵,這廝連說個謊都撒不全,你小子要不是內心裡已動起了過河拆橋的打算,又怎可能一張口便賭咒,著實無趣得緊!李顯好歹活過三世了,於人情世故上自是熟捻得緊,只一聽便已看穿了李賢心底裡最隱秘的想頭,心中暗自冷笑不已,可也懶得去點破,只是微微地搖了搖頭道:“六哥誤會了,小弟與七哥乃是一體的,比之手足尤親,小弟又豈會擔心六哥於小弟不利,真正令小弟擔憂的只有一人,那便是八叔!”
“竟然是他!唔,七弟有甚顧慮處,還請明言了好,為兄自會有計較。”
李賢早前雖極端痛恨越王搞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