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2部分,盛唐風流,悟來悟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真要是接見了群臣,立儲君的事情怕是得就此定了局,而這顯然不符合高宗原先的預想,自是不願就此屈服了事,這便不耐煩地一張口,打算直截了當地拒絕群臣們的請求,然則不等其將話說完,就聽寢宮外傳來了一聲尖細的通稟聲:“皇后娘娘駕到!”,高宗尚未說完的話也不得不就此咽回了肚子裡。

“臣等見過皇后娘娘。”

一陣悉悉索索的衣袂摩擦聲中,一身整齊朝服的武后已在一眾宮女們的簇擁下,款款地行進了寢宮之中,一眾人等自是不敢怠慢,各自躬身行禮問安不迭。

“諸位叔伯不必客氣,都請平身罷。”

武后緩緩地行到了榻前,先是對著不知所措的高宗福了一福,而後方才轉過身來,虛抬了下手,溫和地叫了起。

“臣等謝娘娘隆恩。”

一眾親王們可以不怕高宗,卻無人不怕心狠手辣的武后,哪怕此際武后臉上的笑容有多和絢,諸王心裡頭還是不免有些子發虛,各自遜謝了一句之後,便即全都閉緊了嘴,誰也不敢在此時有甚旁的表示。

“媚娘來得正好,賢兒、顯兒正領著朝臣們在外頭鬧著呢,朕心煩,不想議事,正要全都打發了去。”一見到武后,高宗早沒了先前發飆時的氣概,有些子結巴地將事情模糊地說了一番。

“陛下聖明,臣妾自無不同之意見,只是此事既已明章拜發,不數日必傳遍天下,壓著不議怕是不好,再者,東宮之位虛懸也不是個事兒,終歸還是得早日議決了方好,此妾身之淺見耳,還請陛下聖裁。”

武后何許人也,高宗自以為隱秘的算計,在武后看來,不過是小兒把戲罷了,壓根兒就不值一提,當然了,武后也清楚而今的李賢有了李顯的支援,其大勢已成,要想不讓其進東宮已是極難,就更別提扶持李旭輪那個小屁孩了,不過麼,武后卻不是很在意,畢竟李賢比起李顯來說,要好對付了許多,與其讓李顯這等強勢的人物入主了東宮,還不如讓李賢那等相對平庸之人去當太子,換句話說,便是兩害相權,取其輕者,至於該如何破二王聯手之勢麼,武后也早有了相應的計劃,倒也不怕二王能反了天去,在這等情形下,她自是不願意遂了高宗的意,這便似贊同,實則反對地提出了自個兒的意見。

“唔,這樣啊,朕,朕……”

高宗既說不過武后,也沒膽子反對武后的意見,可又不想就此認了賬,吞吞吐吐地就是不肯開口下詔。

眼瞅著高宗在那兒唧唧歪歪地猶豫不決著,武后也不急著出言催促,而是對著立於一旁的越王李貞使了個眼神。李貞見狀,會意地點了下頭,上前幾步,對著高宗一躬身,言語誠懇地進言道:“陛下,臣以為皇后娘娘所言甚是,東宮虛懸於社稷不利,若能早決,亦可安臣民之心,似無不妥之處。”

“是啊,陛下,娘娘所言甚是,臣等亦有同感,還請陛下明斷。”

這一見越王起了頭,蔣、紀、曹三王自是不敢怠慢,各自行上前去,齊聲進諫道。

“這……”高宗本就是個無甚大主見之人,這一見一眾兄弟們全都附和武后之言,心裡登時便沒了底氣,煩躁地在榻前來回地踱了幾步之後,這才一咬牙道:“傳旨下去,就說朕身體不適,實難耐大朝之煩,諸臣工之本章朕自會過目,就都先散了罷,另,宣潞王賢、英王顯及裴、郝、張、樂四相併各部尚書即刻到乾元殿覲見!”

“奴婢遵旨!”

高和勝顯然早就在等著高宗這道旨意了,這一頭高宗話音剛落,那一頭高和勝已是迫不及待地地領了旨,急吼吼地領著幾名小宦官便匆匆向宮門外行了去。

“陛下聖明!”

一眾人等沒理會匆匆離去的高和勝,只顧著對高宗稱頌不已。

“罷了,就都隨朕一道去瞅瞅好了,看那兩混小子要折騰到何時。”

高宗雖同意了二王的請見,可心裡頭還是不太舒服,也不想聽眾人那些無甚營養的廢話,興意闌珊地揮了下手,任由身旁服侍的小宦官為其穿上龍袍,拖著腳便向前殿行了去,一眾人等見狀,自不敢怠慢,各自蜂擁地跟在了後頭……

第三百一十六章大局初定(上)

“七弟,你看會不會出了甚岔子?”

牌子遞上去都已半個多時辰了,卻始終沒見宮裡有甚動靜,原本心性就不是太穩的李賢不由地便有些子急躁了起來,臉色陰晴不定地望了望宮門處,又看了看滿臉從容淡定的李顯,忍不住出言問了一句道。

“沒事,且再等等好了。”

時間都已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