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0部分,盛唐風流,悟來悟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請殿下明示,犯官無有不從!”
薛仁貴此時兀自沉浸在對高宗的無限感恩上,應答起來自是堅決無比。
“薛將軍能有此心便好,唔,這麼說罷,父皇的交待有兩條,其一便是薛將軍已知曉之事,至於其二麼,那便是令孤節制諸軍,並親征吐谷渾,時間或許便是這一兩日,還請薛將軍以前番之戰經驗相告,孤先行謝過了。”李顯壓了壓手,示意薛仁貴不必過於激動,而後方才不緊不慢地將訊息道了出來。
“嗯?”
一聽此等訊息,薛仁貴登時便大吃了一驚,眼都瞪得渾圓,滿臉子驚異不定地看著李顯,老半天都回不過神來。
“薛將軍沒聽錯,孤此戰只有一個目的,那便是盡復安西四鎮,孤有計劃如此……”李顯面色凝重地點了下頭以示肯定,而後將自個兒制定的全盤作戰計劃一一道了出來,雖說只是一個大體的行動方略,可作戰思想之大膽與豪放卻令薛仁貴吃驚得嘴都合不攏了。
“殿下此策雖是險了些,卻頗有可行之道,只是犯官卻不贊成殿下親自去冒奇險,若是有個萬一,該如何與陛下交待,依犯官看來,李謹行其人武略膽略皆有過人之處,由其領軍出擊敵後或許能勝任,還請殿下三思。”薛仁貴愣了好一陣子之後,這才搖了搖頭,懇切地出言建議道。
“薛將軍所言有理,孤原本也考慮過李將軍其人,奈何反覆算計之後,此戰卻還是得孤親力為之不可,若不然,恐難調得動吐蕃大軍,實不利安西之戰。”李顯自是知曉孤軍敵後有多危險,奈何除了李顯自個兒之外,旁人都很難令吐蕃人全軍出動,不為別的,只因李顯頭上戴著頂“親王”的大帽子。
“唉,如此怕是要苦了殿下了,若是犯官不出錯,何勞殿下犯此奇險,犯官……”薛仁貴乃大將之才,自是精通戰略戰術,何嘗不知道此戰的關鍵何在,之所以建議換人前去,僅僅只是擔心李顯的安全罷了,此時見李顯將箇中道理點破,自也不好再勸,只是深悔自個兒當初之敗,懊喪得說不出話來。
“此戰已是迫在眉睫,不知薛將軍有何告我者?”李顯心掛著即將到來的大戰,實無心再多繞彎子,這便出言追問了一句道。
“殿下明鑑,依犯官所見,吐蕃步騎雖都有可觀處,然,皆不敵我唐軍精銳,其騎兵勇而無謀,素無戰陣可言,每逢戰事,只知狂衝,其步卒則大體為重甲步卒,戰力頗強,只是移動緩慢,又非我陌刀陣之敵,同等軍力而戰,吐蕃必敗無疑,唯有以數倍兵力方可與我軍相抗衡,此皆常識,原也無須犯官多言,殿下此行若不貪功,小勝即歸,當可無虞,倘若戰事遷延,則需小心一人!”薛仁貴話說到這兒便停了下來,臉皮子抽搐了片刻之後,這才一字一頓地接著道:“噶爾?欽陵!”
是他!李顯對噶爾?欽陵之名自是如雷貫耳般熟悉,這不單是因其剛率軍擊敗了薛仁貴之故,更因著李顯深知前世時此人曾多次進犯大唐,屢勝大唐強軍,被譽為吐蕃第一名將,有著吐蕃“軍神”之稱,自非等閒可比,李顯雖已竭盡全力收集關於此人的一切訊息,奈何所得實在有限,實無法從中窺探出其人的真實能耐,此番之所以連夜前來見薛仁貴,也正是為了從薛仁貴口中得出些有用的資訊,此時一聽薛仁貴報出了此人的姓名,李顯的精神頓時為之一振,眼神瞬間便亮了起來……
第一百九十章不服?打到你服!(一)
鹹享元年十月初二,差一刻半便已是卯時,天依舊死沉地黑著,整個蘭州城兀自沉浸在夢鄉中,萬籟寂靜,唯有城西的演武場卻是個例外,不單營壘裡火把叢叢,便連空曠的場心處也點起了一堆不小的篝火,將偌大的演武場照耀得一派透亮,中軍大帳中,一身黃金鎖子甲的李顯高坐在大帥位上,面色肅然地凝視著帳外的夜空,默默地等待著點卯時辰的到來。
“稟殿下,時辰已將至,請殿下明示!”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著,轉眼離點卯只差一柱香的時間了,一身重鎧的中軍官凌重大步從帳外行了進來,對著李顯一躬身,高聲稟報了一句道。
“擂鼓燃香,過時不至者,殺無赦!”
聽得響動,李顯收回了凝視的眼神,冷厲地看了凌重一眼,一揮手,寒著聲下達了將令。
“是,末將接令!”
凌重亢聲應了諾,一旋身,大步行出了中軍大帳,須臾,隆隆的戰鼓聲轟然大作,激昂的鼓點打破了黎明前的寧靜,煞氣便在這一陣響似一陣的鼓聲中四下裡盪漾了開去,一隊隊的甲士或是徒步或是縱馬賓士,從各個方向沿長街向演武場匯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