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0部分,盛唐風流,悟來悟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實不然,不懂等高線原理,不識幾何代數的話,所能做出來的不過是一堆垃圾罷了,半點用場都派不上,就眼下這副沙盤,乃是李顯昨夜熬了大半夜的成果,表面上看,費時並不多,實際上,為了能儘量做到準確無誤,不說收集資料所消耗的人力物力之巨大,便是李顯自個兒在王府裡就不知道花費了多少時間去預製與推演,這才有了眼下這般規模,其中的艱辛與心血著實不足為外人道哉。

“好叫老將軍得知,此物雖是小王所造,卻非小王所創,實乃是已故太史令李淳風、李老先生一生心血所致,小王不過是按老先生遺留下來的法子依葫蘆畫瓢地整了回,倒也看得過去便是了。”李顯自不可能將前世的那些數理化之類的玩意兒解釋出來,也就只能是將緣由一股腦地全都推到了李淳風的頭上,左右死人是不會跳出來辯解的罷。

“李老一代奇人,果然是高人做派,竟還有此等遺作,真真令人歎服!”

高偘在朝中時曾得李淳風指點過,對其之能耐知之甚深,這一聽沙盤乃是李淳風的發明,立馬便釋然了,感慨地出言附和了一句道。

“神人,確是神人!”李謹行入朝稍晚,並不曾見識過李淳風其人,可卻沒少聽說推背圖之事,自也知曉李淳風乃大能耐之輩,這會兒兩位同僚都對李淳風讚不絕口,他自是不甘落後,咧著大嘴也跟著唱和了起來。

“諸公既是都覺得好,那此番戰事之謀劃便依此沙盤而為之好了。”李顯見火候已差不多,自是不想再多瞎扯下去,這便起了身,緩步走下帥位,施施然地到了沙盤前,一派隨意狀地提議道。

“……”

一聽到李顯提起戰事,一幫子將軍們立馬閉緊了嘴,彼此交換著閃爍不已的眼神,誰都不肯就此事表明態度,一時間大帳裡的氣氛竟就此詭異了起來。

怎地?到了此時還想往回收?門都沒有!眼瞅著諸將想要退縮,李顯自是不肯就此罷休,壓根兒就不去理會眾將們的眉來眼去,笑呵呵地指點著沙盤,自顧自地分析道:“諸公請看,這一面面紅色小旗乃是我軍各部、各隘口要塞所在,計共有四條入吐谷渾之道路,除開崑崙埡口那條不算,大通河谷、河湟谷地之鄯州以及大阪山谷三條通道皆在河西一代,而今屬敵我對峙之局,天險共有之,敵軍眾而我軍寡,加之我軍新敗,倘若敵順勢來攻,則我軍難禦敵於祁連山外,更惶論收復安西四鎮,今陛下有旨,安西丟不得,惟今之計,唯有以奇道勝之,諸公對此可有異議否?”

“……”

諸將盡管心裡頭已是頗為認同李顯的分析,可卻全都保持著沉默,甚至故意不去看沙盤,一個個面無表情地站成了一尊尊的木雕泥塑。

“很好,既然諸公都無異議,那以奇克敵之略便算是定下來了,孤有一策或可奏奇效,那便是孤親率一旅精騎奇襲大通河谷,強渡大通河,殺進敵腹地,不求攻城掠地,但求殺傷敵之軍民,以調動賊軍全力圍剿,倘若能連勝數陣,則敵軍必亂矣,諸公大可聯合安西都護、右衛員外大將軍阿史那道真趁勢盡復安西故地,此戰若勝,西北當可得數年之綏靖,諸位對此可有甚疑慮麼?”諸將玩沉默不合作,李顯卻假作不知,就當眾人已同意了總體戰略,自顧自地將具體的實施辦法述說了出來,一派輕鬆自如之狀……

第一百九十一章不服?打到你服!(二)

“殿下,請恕老朽直言,此策萬不可行!”

眼瞅著李顯獨角戲唱得照樣歡快,契苾何力可就穩不住了,生恐李顯就此下了將令,忙不迭地站將出來,高聲反對道。

“哦?契苾將軍對此有何看法,不妨說來聽聽。”

李顯並不因契苾何力的反對而動怒,而是微微一笑,溫言地問了一句道。

“殿下明鑑,我軍三部連同各州守備攏共僅有七萬餘眾,分守諸城已嫌兵力不敷使用,如何還有餘裕能供殿下驅策,此事實無從談起。”

契苾何力生性耿直,絲毫不打算在軍務上給李顯留面子,這便直接了當地指出了李顯此策裡的“乖謬”之處。

“是啊,殿下,我軍河西兵力僅能勉強自守,實無出擊之力,況且一旅之師不過五千之數,縱使強攻入敵境,又能有何能為哉,須知賊眾多達四十萬,彼此懸殊太巨,此去恐危矣,萬請殿下三思。”契苾何力話音剛落,高偘便已站了出來,同樣是不同意李顯的作戰計劃。

“不妥,不妥啊,五千對四十萬,如何能成,不妥,著實不妥!”

眼瞅著兩位同僚都已先後表了態,李謹行自是不甘落後,搖晃著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