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心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9部分,一世富貴,美麗心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向來性直,名字也從不作假!他叫酒五斤,自然就能喝五斤!你不知道,若是把他頭去了,就是個酒罈!”
酒五斤人靦腆,也不吭聲,不知道是不是預設。
尹悅只是冷眼旁觀,任這幾個手下裝瘋賣傻。他們這一回有特殊任務,越是被人輕視越是有利。康狗狗胡攪蠻纏,也合他的心意。
王中庸微笑,對小廝道:“那便就先取三瓶透瓶香來,不夠再叫就是。”
小廝應諾,轉身去了。
透瓶香是賣出來的徐家烈酒裡度數最高的,火苗一近就著,飛快燒乾,杯點不留一點殘渣。徐平也是想起前世看的《水滸傳》裡有這麼一種酒,故意取了這個名字。
把倒好的果酒喝乾,康狗狗咂咂嘴,口中道:“這酒是有些寡淡,不過好甜,好味道!又是在冰裡取出來的,直涼到心裡去,真是好酒!”
尹悅喝過了酒,隨便聊了幾句閒話,對王中庸道:“提轄,我們這一次來,除了向朝廷遞國書,我王還吩咐了一件大事,望提轄成全。”
王中庸道:“兩國交好,什麼事做不得?國使盡管講!”
“自年初以來,王母身體不豫,請了多少名醫,一直不見好轉。我王便就想著給王母做一場法事祈福。為表心誠,聽說河東路五臺山那裡是天下第一佛門勝地,便讓幾位大師一起隨著來,到五臺山那裡做一場法事。還請提轄稟報朝廷,最好是有官員陪同,沿路發放驛券,能夠讓我們一路無憂。”
王中庸聽了這話,沉默了一會。若是到其他地方便就算了,五臺山在河東路,那裡可是邊路,與契丹和党項都接壤。說是做法事,如果是為細作刺探地理怎麼辦?
一時不敢做決定,想了又想,才道:“五臺山道路遙遠,做法事何不就近到嵩山去?那裡有少林寺,是禪宗祖庭,一樣是佛門勝地。”
曹廣智宣一聲佛號:“提轄,我們那裡佛法與中原不同,拜的是文殊菩薩,委實不便到嵩山。五臺山是文殊菩薩道場,只有到那裡,法事才能上達神佛,為王母祈福。”
王中庸有時也到廟裡去燒炷香,但佛教的這宗那宗他就分不清了,反正是見廟就進,見佛就拜,也不差那一點香燭錢。
不過,沿邊三路事關重大,一向沒有特許,不準番胡到那裡走動,他可是做不了這個主。但尹悅提出來,他一個小小的閤門祇候也不能回絕,只好道:“為母祈福也是孝心,既然國使提了出來,我便回去稟報。不過成與不成,我卻說了不算,說不定朝廷有更好的辦法,那也是說不好的。”
尹悅謝過:“提轄只要向朝廷稟報,對我等就是大恩。想來朝廷必會念在我王一片至孝之心的份上,不會回絕。”
“準與不準,都是朝廷恩典。好了,不說這些,天氣炎熱,一會瓶裡的酒就變得熱了,白白費了一桶冰。我們還是安心飲酒,今夜喝個痛快!”(未完待續。)
第143章 舉手之勞
開封城北酸棗門外,曹廣智看了一眼不遠處正在整理兵丁的王中庸,低聲對身邊的尹悅道:“使君,你怎麼還讓這個莽漢帶了兵丁隨著我們?這一路上,有他跟在身邊,我們不是多有不便?”
尹悅壓低聲音說道:“大師有所不知,河東路對我們這些外人一向防範得緊,雖然我們身上有驛券,若是沒有官兵隨行,這一路上還是難行。有王提轄跟在身邊,就省了許多口舌。路上我們只要小心一點,就沒有大礙。”
見曹廣智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尹悅又道:“前兩天聽了永寧侯的那首新詞,我思量再三,又託人到處打聽,都說是永寧侯這一年在京城裡過得不如意,貌似有再到邊疆建功立業的意思。現在大宋邊疆哪裡有事?還不是跟我們党項接境的州軍。這個訊息,已經不亞於查探河東路地理了。這一路上我們小心謹慎,只要不出亂子,把河東路的道路大略查探一番,就足以回去覆命。”
尹悅是正使,既然如此說,曹廣智還能說什麼?
另一邊,王中庸更是牢騷滿腹。自己上奏的時候已經說了河東路是沿邊重路,五臺山又在最沿邊的代州,番使去做法事多有不便,沒想到政事堂和樞密院還是都同意了。同意倒也罷了,還讓他帶兵丁沿路護送,真真是活見了鬼!
所謂沿路護送,政事堂和樞密院那裡的意思,最主要是防護監視,不要讓他們做出危害朝廷的事來。可明面上,王中庸的職責是保護党項使節。上頭下來的命令裡又沒有說哪個為重哪個為輕,中間的輕重拿捏全看王中庸自己。
王中庸自己怎麼拿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