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部分,中國文化的展望,團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上獨伸乾斷,以不見拒之。並諭中外大臣嚴設兵備,以崇朝廷尊嚴之體,以杜外夷驕縱之萌”。外使入覲還有儀節問題。外使不肯行跪拜叩首之禮。翰林院編修吳大說:“我國定製從無不跪之臣。”在他心目中,還認為這些外使是“貢臣”那一類的代表。既然如此,如果他們對咱們上國皇帝不行跪拜叩首禮,那末不僅是破壞“列祖列宗所遺之制”,而且會使普天臣民憤懣不平。

既然中國不以平等視外國,於是,如前所述,直到一八六一年被迫創設“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以前,中國沒有近代西方意義的外交。在這以前,中國對外只有“撫夷”與“剿夷”兩種觀念。除此以外,一般中國文化分子的思緒因被“上國思想”所蒙,想不出對外的第三種可能方式。我們在這裡所說中國天朝型模的世界觀之內涵與萊特(Arthur )所說十九世紀中國文明之自我影像是相同的。他說這種影像是中國文士所塑造成的。在他所作的分析中,下列幾點頗值得我們注意:

1。中國廣土眾民並且是位居平地中央的國家,上覆穹蒼。

2。中國不獨在地理上位於地球中央,而且在文化上也是如此。中國的文字、道德、禮儀、制度,無一不優於四夷。

3。中國是政治的中心。萬方來朝,四夷賓服。

4。中國物產豐饒,經濟自足,無待外求,所以也就少與人通商。

5。好古,並且聖化自己。中國的道德原則對於一切人民都有效。古聖先賢的言行堪足為後世法。好古是第一要務。

近五十多年來,中國經歷了幾次巨大的變動。在這幾次變動裡,有許多舊的事物隨著小腳、長辮和八股文之消逝而消逝了。可是,這種世界觀依然故我,它常改頭換面在許多場合出現。即令它早已與實際的事情不符,可是它仍然存在於若干中國文化分子的觀念中。因為,這樣的世界觀的建立,不是靠客觀的事實來支援;而是靠主張者的自信力,靠往昔文化上的傲慢慣性來支援,靠築起一道價值的圍牆擋住外來的挑戰來支援。當災害、*和變革臨頭,危及這樣的世界觀時,這些知識分子就撒出一套現成的“理論”,說這是歷史迴圈過程中“暫時”的現象。等待雨過天青,他們又會回到千禧年。這份因迴避事實而得到的心靈享受,正是中國文化裡重要的精神境界。這種精神境界,到了中國知識分子會讀柏拉圖哲學時,更得到精彩的結晶。

在一九六三年論及中國歷史研究裡的推廣之應用時,萊特這位旁觀者對於中國天朝型模的世界觀作了更清楚的陳述。他說:

第一章 天朝型模的世界觀(4)

由於中國是在相對的孤立狀態之中,中國在技術、制度、語言和觀念上都發展出一種高度的自我滿足感。在悠久的歲月裡,受過教育的中國知識分子之精粹不知世上尚有在任何方面足以與他們自己的文明相頡頏的其他“文明”。試看陸地上東亞草原民族和野蠻民族,或者看海岸彼處較差的海島文化,中國人有理由抱持著兩種看法。這兩種看法是中國知識分子的自我影像之基礎。第一種看法是以為中國在地理上乃文明生活之中心。第二種看法是以為中國文化在一切方面優於別的一切文化——無論在儀節上和道德上,無論在國家和社會組織上,無論在技術和文學上,無論在人民性格的陶冶以及智識的啟發上,都優於其他一切文化。基於後一種看法,中國人以為他們在東亞負有一種“使人歸向文明的使命”。這種看法形之於殖民政策和對外政策,就是把中國的一切鄰國看做臣服的附庸。第一種看法則結晶為“中國”這個最常使用的名詞。第二種看法反映為另一個常用的名詞“中華”(“位於正中的文化之華”)。……

這種自我影像的第二個要素是認為中國之所以優於他國,系因她在道德上居於優越的地位。中國較古時代的聖王不僅治理了陸地及江河,而且還建立了生活上的種種原理原則。這些原理原則是推諸四海而皆準,垂諸萬世而不移的。自孔子以來,這些原理原則的解釋者曾經教導人民怎樣依照這些原理原則來生活,怎樣使他們自己止於至善,並且怎樣建立一個良好的社會。中國過去的歷史,如果適當地著作出來並且加以適當的研究,那末便會證實那些道德原理原則是正確的。偉大的文學和藝術作品系直接或間接地顯示道德原理原則為真。受過教育的人,在為政或著作時,乃這些道德原理原則之活生生的榜樣。所以,無論是中國庶民還是外國平民,都會因受過教育的人示範作用之鼓勵而照著他們的樣子行。當人違背道德原理原則時,那末社會上的種種不和,及政治上的種種混亂,便會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其實,我們認識很久了

做白日夢的時候

8010媽媽向前衝

尋找山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