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部分,詩經,童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和弱點。掉 進欲壑,是異化的開始,是自投羅網和自我放縱。知止而退,是 拯救的開始,是自救和自我解放。

知足常樂,安貧樂道,多數人都難以做到。沒有富的,拼命 想富。已經富了的,拼命想更富。沒做官的,一心想做官。已經 做了官的,一心想官帽更大。殊不知,“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

要想得救,唯有靠自己,他人幫不了任何忙。正如染上毒瓜 要想戒毒,雖然可以強制,最終還得靠自己痛下決心,洗心革面, 斷絕慾念。知足常樂,已不僅僅是一種自我安慰,更不只是對貧 窮窘困者而言;富貴者同樣也當設立這樣的警戒線。越過警戒線, 是無邊苦海;固守在警戒線內,便是自我解放。

墓門

——口誅筆伐的限度

【原文】

墓門有棘①,

斧以斯之②。

夫也不良,

國人知之。

知而不已,

誰昔然矣③。

墓門有梅④,

有 萃止⑤。

夫也不良,

歌以訊之(6)。

訊予不顧,

顛倒思予(7)。

【註釋】

①墓:墓道之門。棘:�棗樹。②斯:用斧頭劈開。③誰昔: 往昔,從前。然:這樣。④梅:應為“棘”字。⑤ (xiao):貓頭 鷹。萃:聚集。止:語氣助詞,沒有實義。(6)訊:勸誡,規勸。(7) 顛倒:指是非混淆。

【譯文】

墓門有棵�棗樹,

拿起斧頭砍掉它。

那人不是好東西,

國中人人都知道。

知道他壞不悔改,

從來他就是這樣。

墓門有棵�梅樹,

貓頭鷹來住上邊。

那人不是好東西,

作歌規勸他悔改。

規勸他也不悔改,

不分是非和好歹。

【讀解】

“多行不義必自斃”,這是對作惡者的詛咒。詛咒的作用是很 有限的,並且多半是在背地裡進行,大概是迫於某種壓力或威脅。 同時,事情尚處在詛咒階段時,反過來證明了還未發展到絕對不 可忍受的地步。

口誅筆伐便進了一步。敢於公開站出來進行指責、聲討,表 明被譴責者的惡行已使人坐不住了,不得不以某種形式來表達憤 慨。即使在這時,聲討譴責依然是一種彬彬有禮地表示憤慨和不 可忍受的方式。

最極端的方式是揭竿而起,用強力或暴力除掉作惡者。這是 忍無可忍、迫不得已而行之,連根剷除,意在不使作惡者再行作 惡。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不必採取極端的除惡方式,總是懷 著某種善良的願望進行指責、規勸、警告,“歌以訊之”。這對良 心尚存的人有效,對作惡成性者則難以見效。好事不過三,壞事 大概也不會過三。我們心理上的習慣,總以“三”為界,一次兩次 尚可忍耐,三次四次就突破了可以忍耐的界線,使我們不得不考 慮別的方式了。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作惡成性的人很難良心發現,立地成 佛;你不打,他就不會收手。“農夫和蛇”的故事從另一個角度也 告訴了我們這一歷史經驗。

防有鵲巢

——鳥窩真會在河堤上

【原文】

防有鵲巢①,

邛有旨苕②。

誰侜予美③?

心焉忉忉④。

中唐有甓⑤,

邛有旨鷊(6)。

誰侜予美?

心焉惕惕(7)。

【註釋】

①防:堤岸,堤壩。②邛(qiong):土丘,旨:美,好。苕(tiao): 苕草,一種長在低溼處的植物。③侜(zhou):欺誑。予美:我所愛的 人。④忉忉(dao),憂愁的樣子。⑤中唐:廟和朝堂門內的大路。甓 (pi):磚瓦,(6)鷊(yi):綬草。(7)惕惕:心中優慮的樣子。

【譯文】

堤壩怎會有鵲巢?

土丘怎會長美苕?

是誰離間我愛人?

使我心憂添煩惱。

庭中怎會用房瓦?

土丘怎會長美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方神第二部

莫再講

宰下不約

冰靈龍果

夢幻西遊:壕壕壕壕壕壕壕壕壕壕

請你吃一發風雲變色

黑淵

車水馬龍01

超級法寶合器

津股巡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