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日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部分,補天裂,抵制日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榮耀天軍展翅飛騰,邀遊大地看世人;當年歡唱創造權能,今天報告主降生。

……

“易先生!”她輕輕地叫了一聲。

“倚闌小姐……”易君恕向她回過頭來。

“易先生,今天是我們第一次在一起過聖誕,你怎麼躲開大家,一個人孤獨地待在這裡?聖誕節一年才有一次,是普天同慶的日子,你為什麼這麼憂鬱啊?一點笑容也沒有……”

“我笑不出來,”易君恕說,“這不是我們的節日!”

倚闌也沉默了,剎那間,窗外狂歡的世界退得很遠很遠,把她和易先生一起留在這孤獨之中……

她緩緩地邁動腳步,向他身邊走去。

走過寫字檯前,她看見桌面上放著一頁信箋,上面寫著一首新填的詞,墨跡還沒有乾透:憶秦娥戊戌冬夜香港抒懷,兼寄伯雄

濤聲咽,登樓又見傷心月。

傷心月,故國山水,異邦城闕。

零丁洋上忠魂烈,宋王臺下男兒血。

男兒血,化五色石,補南天裂!

倚闌手捧詞箋,默默地看了兩遍。初學漢語的倚闌,解讀能力有限,以往學過的每一首詩詞,易先生都要為她逐字逐句地詳加講解,而這首出自易先生之手的新作,寫眼前景,道心中事,無須解釋,她已經讀懂了,從中讀出了一副蒼涼悲壯的赤子情懷,一顆沉甸甸的中國心。

第十一章 聖土遺民

歐人居住區的聖誕狂歡一直持續到“第十二夜”,才算意鬧興散,此時已不知不覺跨過了公元1899年元旦。

隨之,光緒二十四年進入臘月,春節一天天臨近,華人居住區過年的氣氛漸漸濃烈起來。其實香港的冬天只是比夏天少些雨水,並不像北方那樣寒冷,沒有冰雪霜凍,也不見萬木凋零,無須“九九消寒”,即使在三九天氣也仍然樹木青翠、綠草如茵。然而,當臘盡歲除、冬去春回之時,人們仍然固守著千百年來的傳統,和內地同胞一樣隆重慶祝新歲之始。據說在遙遠的過去,一頭怪獸在某個冬夜闖進了黃河流域,攻擊人類,吞噬禽畜,摧毀房舍和田園,破壞了華夏先民的平靜和安寧。這頭怪獸的名字叫“年”,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前來騷擾一次,而能夠抵禦它的則是它最怕的三種東西:噪音、亮光和紅色。也許,春聯、鑼鼓、鞭炮和焰火最初只是驅逐“年”這頭怪獸的武器,怪獸銷聲匿跡,而“年”的名字卻保留了下來,演變為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沉重的戊戌年終於走到了盡頭,己亥年接踵而至,無論它帶來的是吉是兇、是喜是悲,人們總是要面對它,懷著企盼和敬畏去迎接它。從西營盤到上環,從太平山街到砵甸乍街,這一大片華人居住區,家家門前都貼上了鮮紅的春聯,廳堂裡擺上桃花、金橘和水仙,喜氣洋洋地把祀拜神,闔家團聚。從正月初一開始,大街小巷都是拜年的人群,親戚朋友、左鄰右舍,互致賀詞,“恭喜發財”,孩子們討“利市”,放鞭炮,不亦樂乎。各公司、商店、錢莊、酒樓、茶舍,凡做生意的人家,無論富商巨賈還是小本經營,也無論這一年的買賣是賠是賺,照例都要大擺“春茗”宴,聯絡客戶,招待親朋,慰勞員工。更有工商機構、民間社團,還要舉行醒獅盛會,龍飛獅舞,熱鬧非凡。這熱鬧要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的上元燈會,到那時,“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新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那才是“春”的高潮,“年”的結束,其聲勢遠遠超過洋人的“第十二夜”。

不過,這沸沸揚揚的半個月,卻又只限於華人居住區,而在歐美人士獨霸的山頂和半山則無聲無息,他們最隆重的節日已經過去,對於這個吵吵鬧鬧的“ChineseNew Year”並沒有什麼興趣。

夜幕下的翰園,已是開晚餐的時間,餐廳裡亮著燈光,雪白的桌布上布好了刀叉。林若翰出門還沒有回來。倚闌和易君恕坐在客廳裡,等著他回來,再一起就餐。

阿惠從餐廳裡走出來,輕聲問道:“小姐,要不要先給你和易先生……”

“不,還是等dad回來再開飯。”倚闌毫不猶豫地答道。當年那個在寮棚裡默默地等著阿爸回來的細女,來到翰園的十四年,仍然保持著這個習慣,總要等到dad回來,才一起用餐。

“當!當!當!……”客廳裡的自鳴鐘敲響了八點,翰園主人還沒有到家。

“翰翁今天怎麼回來得這麼晚?”易君恕坐不住了,“會不會出了什麼事……”

“哦……”倚闌倏地站了起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劍扼虛空

圈圈

戀君心之美人如花隔雲端

醉夢笙

我的青春戀愛物語應該沒問題(主排球)

二無

第一狂妃:廢柴三小姐

豆娘

花開春暖

童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