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7部分,狄仁傑斷案傳奇,水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慚色滿面,答道:“狄老爺學識淵博,精於此道,小人感仰敬佩。……正是狄老爺說著了,小人近日來感懷世態,神氣淹滯,一直無心作畫,辜負老爺垂素,十分慚惶。這三本舊作狄老爺權且收下,待日後心境趨佳時一定奉恩獻醜,多多仰報。”
狄公笑道:“我這裡先謝過了。只望李先生一諾千金,切勿惜墨如金。”一面轉身問洪參軍:“你看這三軸畫掛在哪裡合適?對了,你暫且陪李先生這裡說話,我與馬榮去後花園一趟。”
馬榮隨狄公出了書齋,轉回廊循一條細石子甬道,穿過粉牆盡頭的垂花門,到了後花園,揀一處清涼的茶縻架下坐了。
“你在城裡轉了這半日,想有碩獲。”狄公急問。
馬榮將半日的遭遇有枝有葉地細述過一遍,尤詳盡稟報了與“和尚”的一番談話。
狄公喜道:“這個‘和尚’似非尋常人物,今夜你去清風庵時找著春雲,設法打聽清楚他的經歷履蹤,與春雲究竟是何等關係。——這殺人的兇手一時雖未偵出,但去年失竊的那五十錠御金卻有了追回之望。”
馬榮點點頭,兩人踱出花蔭,循原路回到書齋。
書齋內燃著兩梃巨燭,照耀得恍若白晝。洪參軍已將那三軸山水並排掛起在書齋壁上,一時雅氣滂沛,滿堂生彩。李珂若有所思地凝望著那三軸畫,感慨不已。
狄公、馬榮進屋,李珂忙上前拜喏,狄公滿意地看著中堂壁上,撫須細賞。
李珂道:“老爺可查著楊茂德的蹤跡?紫光寺裡那宗案子委實駭人聽聞,小人只擔心楊茂德也卷在其中。”
狄公莞爾一笑。“李先生不必為那宗案子掛慮,這殺人的兇案哪能不破?目下官府尚未見著楊茂德的資訊,倘若他果真卷在案情中,也是可以勘查清楚的。”
李珂站起拜揖,正待告辭,忽想到一件事來。
“狄老爺,小人昨夜記起一件事來,適才倒忘說了,小人確曾見過那個小小的紫檀木盒。”
狄公一驚:“紫檀木盒?你想起它來了。——你是何時何地得到那玩藝的。”
“約有半年前,記得是一個老乞丐將那木盒拿來欲賣與我。木盒上粘滿了泥,我也未見著盒蓋上嵌鑲有一塊白玉。他只要五個銅錢,我怕他死乞糾纏,便買了下來,隨手扔在一個破籃裡。以後也就忘了,興許是賣與骨董鋪了,只不知如何又到了老爺手裡。”
“李先生可打問過那老乞丐,從何處弄得這木盒來?。”
“那老乞丐生了一副鬥雞眼,形狀滑稽。依他說是在紫光寺後背的荒坡拾得,又說是一個兔穴旁。他說時常去那裡掏野兔崽,捕雀兒。”
狄公道:“謝謝李先生這一番話,這木盒的來歷庶幾清晰。”
李珂告辭,狄公也不挽留,吩咐洪參軍送至前街大門,他自己則啟行走回內鄰。——此時他心裡稍稍寬鬆,李珂的話聽來不像是胡編,那木盒倘真是紫光寺後荒坡上揀得,那麼白玉小姐的死因也與紫光寺密切相關了。
第十六章
月兒剛掛上東天,馬榮便出了城,輕車熟路,不一會便摸到了紫光寺山腳。循山道石級而上,到了紫光寺外的小樹林,打了個唿哨,兩名值番監守的衙役閃出樹林,見了馬榮,稟報無事。馬榮叫他們留原地細心監察,自己有事要去清風庵偵查。衙役指點了去清風庵的小徑,馬榮便興孜孜向西摸去。——此時纖雲如絲,涼風習習,整個山景十分幽美寧靜。
到了清風庵,馬榮繞庵外粉牆走了一轉,留心窺察地形。他見庵後一片竹篁掩映,牆頭稍矮,四面綠蔭蔥蔥,闃無動靜,便選定作為翻牆進庵的地點。
月亮移進一片薄雲後,馬榮利索地翻進了庵牆,摸索到了侍女春雲的住處——只上廊雲房與這小屋亮著燭火——往門上輕輕敲了三下。
屋裡起了腳步聲,紫門吱軋一聲開啟,燭火閃動裡露出一張白淨細嫩的臉來,螺髻歪墮,插著一支玉釵。身上只穿一件杏紅輕綃薄衫,下面繫著水綠縐裙。
“你是什麼人?這黑夜裡大膽闖來莊嚴佛境。”那女子將燭火往馬榮臉面一照覷。
馬榮尋思,這俊俏女子必是春雲無疑了,遂拱手見禮,輕聲道:“我是‘和尚’遣來的,名喚邵霸。”一面將那塊畫了流雲蝙蝠的木牌遞與那女子。
那女子接過木牌,照著燭火細細驗看了,登時堆起一臉嫣笑:“原來是邵大哥。我是春雲,這庵裡住持寶月師父的侍女。”說著開大了門,馬榮閃身而入。
屋裡擺設簡陋,梳妝檯上擱著一口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