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部分,幕府將軍,賴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會首先說,如何促使他接受敕封。可若是受了,便要說接受之後,如何奠定太平世界的根基……”

又四郎嚴肅起來,這個老人的執著,讓人有些喘不過氣來。

“你不是大名,可正因如此,在太平盛世反而不能安逸。德川大人……歸天之後,國家面臨的最大困難是什麼,你想過沒有?只管直言。”

“第一件,想必便是德川氏和豐臣氏的關係……”

又四郎一邊說,一邊看著蕉庵的臉色。

蕉庵不知從哪裡來的力氣,大聲喝道:“笨蛋!才不是此事!”

聽到斷喝,又四郎反而放下了堵在心頭的那塊石頭。這才是蕉庵!這曾對著信長公狂吼之人,其烈性依然活在漸已枯萎的軀體裡。當初因和秀吉身邊人不睦而將宅子獻給寺院,移居暹羅的呂宋助左衛門,據說也曾被蕉庵一聲大喝嚇破了膽。

“和豐臣的糾葛早就不是問題。以這點見識,你……你日後何以立足?”

“此話怎講?”

“豐臣氏的地位已然明確。德川大人接受將軍之位那一刻起,豐臣秀賴便成了將軍位下一個……區區六十五萬七千四百石俸祿的大名,和以三十萬石苟延殘喘的上杉景勝與毛利輝元,毫無兩樣。若是不明白這個道理而輕舉妄動,勢必自取滅亡。但海外……則大不一樣,又四郎。”

“海外?”

“是。茶屋家將朱印船發往世間各地,而你卻……卻連這個也看不清,你還能幹什麼?”

又四郎不由往前探了探身子,屏住呼吸。蕉庵並未老朽,他言之有理。如今所謂豐臣和德川的對立,不過是道義和情感上的問題。兩家實力懸殊有如天壤,關原一戰,豐臣之勢大多已經敗亡。

“又四郎,你還記得助左衛門和木實嗎?”

“當然記得。”

“他們現在……暹羅國,掌管往來船隻。他們有訊息說,葡國班國來航的船隻近年來銳減,取而代之的乃是被稱為紅毛鬼子的尼德蘭人和英吉利人,其勢力大增。”

“這些事,不才在長崎也有耳聞。”

“光聽到而不能作出判斷,亦無用。你應知道,海外諸國也有勢力消長。”

“是。”

“尼德蘭人已經開始在暹羅國築城。我們國人也一樣。朱印船遠至安南、大城(泰國故都)以及馬來等地。”

“是。高砂(臺灣)和呂宋各地,也有國人居住。”

“正是。這才是日後你所要關注的。若是堺港、博多、平戶、長崎這些地方,觸手可及,不成問題。但在海外諸國,居於彼的國人萬一和當地人起了衝突,又將……如何?你說說。”老人目光灼灼,注視著又四郎。

又四郎被蕉庵的話吸引,漸漸流露出年輕男兒的熱情。老人的話確實有理,人生在世,追利逐益,衝突自不可避免。若是生起戰火,當地的國人向本國求援時,該當如何?或許蕉庵是想讓又四郎委婉地提醒家康,讓他作好應付這些事的準備。

“又四郎。”蕉庵又喝了一口葛湯,接著道,“那時有幾種應對之法。徵夷大將軍為了顧全國家臉面而出兵保護,其為……第一。第二,這一切……與將軍家無關,由當地國人隨機應變。這第三嘛,就是對同胞不能坐視不管,因此,朱印船船主聯手加以救援,但不以朝廷的名義。你……以何為上策?”

又四郎往前膝行一步,道:“應據當時情形而定。”

“你是說據當時情形,要麼向將軍求援,要麼自衛。”

“是。還有,各船主應組織些武士,配置於船上。”

“好!不過有一事需特別注意,那就是謹防船主僱來的人奪取船隻,淪為匪盜。”

又四郎微笑著點點頭,“因此,船主必須練就不亞於匪盜的膽氣和魄力。”

“好了,”蕉庵擺擺手,“下一件可能發生之事,便是洋人起了內訌,將我國人也捲入其中,你……是否想過?”

又四郎吃了一驚,他從未想過這事。“沒想過。但這種爭鬥想必不久便會發生。”

“一定會發生!”老人一字一頓,道,“我們的朱印船雖已有三百餘艘,洋人的船隻卻不可計數。如今,他們的船和我們的船不斷在大洋相遇,擦身而過。他們要麼是……狗咬狗,要麼是聯手攻打我們。那時,你該怎麼辦?”

又四郎汗顏:“請先生見諒,愚才見識淺薄,尚未想過此事。”

“真是糊塗透頂!”蕉庵故意生氣地搖頭道,“令尊和將軍家是……是什麼關係?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樂

一意孤行

天降仙妻:這個宅男是我的

司徒止寂

四合院:阿瞞看了直點頭

進擊的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