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部分,興宋,知恩報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羅望京拱手:“還是解元公有見識,有時大郎陪伴,且不說一路上安全了很多,光是這些層數不窮的小玩意,就讓我們的旅行又舒適又方便。”
其餘舉子齊聲附和,黃煜熏熏然的晃著酒杯,說:“當日我初見時大郎的時候,就知道此人的不凡……”
黃煜的話嘎然而止,他呆呆的陷入沉思中,他初見時穿是由褚素珍姑娘陪伴,談起這事,黃煜的思緒不禁帶入了回憶當中,其他人說什麼,他已經聽不到了。許久之後,黃煜仰起脖子,將杯中酒一飲而盡,而後披上了鶴氅:“我出去透透氣。”
羅望京趕緊也披上鶴氅:“伯濤兄,我陪你走走。”
甲板上,時穿揹著手眺望著運河兩岸,凌飛懷裡抱著槍,不停的跺腳搓手,往手上哈著熱氣。黃煜借幾杯熱酒引導,也不管甲板上的凌飛,邁著大步走到時穿身後,粗聲說:“承信郎在看什麼?”
時穿揹著手,點點頭:“我聽說汴梁城的糧食全靠運河輸送,剛才我數了數糧船,計算了一下汴梁城每天能獲得多少糧食,這次科舉,幾十萬考生湧入汴梁城,但現在運河上的糧船如此少,恐怕汴梁城明年開春要大饑荒了。”
黃煜想了想,隨口說:“啊,等會靠岸的時候,承信郎幫我送封信,讓家裡趕緊往汴梁城送一船糧食,萬一大饑荒發生了,別人還好,我們這些外來人,想買糧食也找不見地方。”
時穿點點頭:“但願來得及。”
沉默了片刻,黃煜輕聲問:“大郎,你說這次衙內能否扛得過去?”
“扛不過去!”時穿平靜的回答:“但這未必是壞事。”
黃煜思索了一下,同意時穿的看法:“素珍姑娘一直嫌衙內粗魯不文,這次衙內如果扛不過去的話,聽從家人的命令,跟人結了婚,也許對素珍姑娘是件好事。”
時穿苦笑著搖搖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定下親事,無需徵詢孩子的意見,便是孩子強硬起來,父母抓只雞來跟新娘拜堂,也算成全了婚禮,從法律角度上說,這位新娘就是他的正妻,他想打官司,那就是不孝。所以衙內根本邁不過這個坎。”
黃煜嘆了口氣:“抓只雞來拜堂,那是鄉下人的做法,城裡人一般用新娘的小叔子代替,我聽說施衙內的親戚都在海州,等待施大人的正式任命——他在海州可不缺兄弟。”
黃煜跺腳:“這都什麼事,原本各安其位,各司其職,海公子一聲招呼不打就離開,弄得現在全亂套了。”
沒錯,這就是傳統,古代中國,做子女的幾乎沒有任何能力反抗父母。
即使一千次穿梭時空,也改變不了這一歷史事實。
黃煜嘆了口氣:“可憐的……我們現在只有往好處想了,好處是:素珍姑娘原本對施衙內也不十分滿意。”
稍停,黃煜輕聲補充:“今年是科舉年,素珍姑娘的父親任期也該滿了吧,他現在大約在京城候官。”
時穿咧咧嘴:“在京城候官的還有黃娥孃的父親,還有黃娥的舅舅,以及施衙內的父親。”
羅望京插嘴:“這不奇怪,三年一次科考,官員都是這時候任命的,三年一次磨堪,每次科舉年份,也是官員續任改任的時候。”
時穿哈哈一笑:“看來我的估計有差錯了,在科舉年,上京趕考的豈止是舉子,天下各地的官員也要趕往吏部,等待自己的新任命吧,這樣算起來,京城明年接待的外來人口,豈止四十萬。”
黃煜吃了一驚:“你想說,京城明年缺糧嚴重是吧?”
“南面的洞庭湖都結冰了,現在天氣冷的伸不出手腳,北方的運河能不結冰嗎?你看,沿線的運河船,星星寥寥,輸入京城的糧食,往少理說,也要缺少一半吧。”
黃煜苦笑著衝羅望京說:“本次科考,真是多災多難啊。”
公元一一一二年是地球的一個冰極,在冰河時代過去之後,倫敦河上又一次結了冰,這年聖誕,倫敦士兵甚至在泰晤士河上,舉行了舞會,這一年是千年以來最寒冷的一年,此後一千年,無論是洞庭湖,還是泰晤士河,都沒有再度結過冰。
而自從這次洞庭湖結冰之後,地球越來越冷了,原本竹林梅林還可以在山東見到,現在這些植物退往了長江南帶。
親眼目睹氣候的巨大變遷,時穿心中激盪不已:“所謂的天災人禍,不過是如此吧,這個盛極一時的時代,這個古代中國文明的頂點,便這樣悄悄的衰退下去——誰能力挽狂瀾?”
沉默了片刻,黃煜指著河岸說:“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