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6部分,興宋,知恩報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羅綢緞、珠寶香料、香火紙馬等的專門經營,此外尚有醫藥門診,大車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業,應有盡有。大的商店門首還扎著“綵樓歡門”,懸掛市招旗幟,招攬生意。
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賈,有看街景計程車紳,有騎馬的官吏,有叫賣的小販,有乘座轎子的大家眷屬,有身負揹簍的行腳僧人,有問路的外鄉遊客,有聽說書的街巷小兒,有酒樓中狂飲的豪門子弟,有城邊行乞的殘疾老人,男女老幼,士農工商,三教九流,無所不備。他們所有的交通工具有轎子、駱駝、牛馬車、人力車,有太平車、平頭車,形形色色,樣樣俱全。
在這個不宵禁的大宋,暮色中人們有在茶館休息的,有在看相算命的,有在飯鋪進餐的。河裡船隻往來,首尾相接,或縴夫牽拉,或船伕搖櫓,有的滿載貨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緊張地卸貨。這裡是名聞遐邇的舟橋碼頭區,車水馬龍,熙熙攘攘,名副其實地是一個水陸交通的會合點。
就在這樣的一個夜晚,穿越人士時穿押著幾輛驢車緩緩走過大宋的繁華勝景。
另一頭,林翔在家裡也等急了,知道時穿今晚要過來了,他特地推掉今晚的約會,直愣愣的坐在家裡,等待自己的金主上門,當附近的鬼市(夜市)想起喧鬧聲的時候,林翔已經餓的肚子咕咕叫,好不容易才盼到敲門聲。
面對林翔熱情的招呼,時穿的態度隨意了很多,他回身隨意地命令將驢車上的東西卸下,自覺地肚子很餓,這想法剛一透露,林翔趕緊從附近鬼市招呼來夜宵,眾人隨意的點上燭火,一邊端著碗呼嚕的吃飯,一邊盤點著滿屋子的行李。
時穿依舊是謙遜一番,解釋這一切都是舊貨,相對於黃爸,林翔的態度隨和了許多,滿地都是他沒見過的新鮮玩意,他也隨意的挨個詢問用途,並讓僕人們展示一番具體用途,而後讚歎說:“果然是大戶人家出來的子弟,這些東西我聞所未聞,雖然都是舊貨,但清洗一番,拿出去也是稀罕玩意。別的不說,只這爐子灶具,舊貨算什麼,拿出去更加稀罕。”
舅父林翔想說的是,時穿不愧是宰相門第出來的子弟,知道很多平民百姓不知道的東西,連生活用具都別緻的超乎平民的想象。但時穿把林翔的意思聽岔了,他嘴裡嚼著飯,他點點頭,替自家的舊貨打著圓場:“沒錯呀,我記得有本書中說過,某戶人家鋪了一張舊地毯,那地毯看起來非常破損古舊,來做客的那家人見了這張地毯,卻覺得無地自容——他們自家鋪的是新地毯,他們奮鬥了一輩子,才有財力給滿屋地面鋪上地毯,而別人家早已經地毯踩破了,這就是差距。甚至面前這張破舊地毯,對於訪客來說是古董,隨便拿出去賣了,可以買下訪客家整間房子。
記述這個故事的人評價說:舊貨的存在就是身份的標誌,漫長的淵源就是貴族與平民的區別。貴族家的舊貨可以上朔數百年,而平民家的東西,基本上都是嶄新的。所謂階層差別,大約就呈現在此處——你奮鬥一輩子,好不容易賣了個地毯,人家幾輩子前已經把地毯踩爛。‘三代培養一個貴族’,真是有道理啊。
舅父剛才說的,其實就是這個理——這些東西雖然都是舊物,但自家拿出去使用,呈現的是一個家族百年的歷史,而如果現在上街去買個新的,那叫‘暴發’。舅父,用上這些東西后,見了別人買的新貨,隨意說一句‘俺家幾百年前已經不拿著玩意當寶貝了’,哈哈,這不就是‘世家底蘊’嗎?“
第243章 東京城裡開時尚店
林翔讚歎的點點頭:“賢侄所說,甚合我心。這東京汴梁城是什麼所在,天底下頂尖的銷金窟,這裡交易的貨物,每筆都在千萬貫上下,咱跟那些富商鬥富,未免銅臭氣。唯有跟他們比淵源,比底蘊,才能讓他們服氣。
瞧,這一地舊貨算什麼,洗一洗,說這是我早八百年使用的舊物,你們以前沒見過沒聽過,我卻已經司空見慣,沒聽過沒見過不能怪你們孤陋寡聞,只能怪‘門第’。“
稍作停頓,林翔鄙夷的問:“王氏那個小門小戶出來的人,大約嫌棄你這些是舊物吧?我知道她一定會這樣……”
林翔似乎好不容易找到這麼一個機會,能夠踩一踩頂替他姐姐的位置,卻又囂張跋扈的繼母王氏,話題一開啟,便布拉布拉說個不停。時穿聽著林翔的絮叨憋不住的笑,他只低著頭不停的吃著湯飯,哼哼哈哈的並不表態……
大約所謂的天生對頭,就是林翔與王氏吧。林翔與黃爸還能說上幾句話,一提起王氏則是一肚子苦水,想必他以前在王氏手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