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2部分,興宋,知恩報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手癢,我也給大將們放一銃,助助威。”
隨即,時穿單手舉槍,槍口衝著側方扣動了扳機,燧輪令人牙酸的快速旋轉著,冒出一連串火星,緊接著,只聽一聲轟鳴,這聲轟鳴遠比爆竹響亮——它是真正的爆炸聲。
這一聲轟隆響過之後,刺鼻的硝煙從槍口瀰漫開來,時穿隨手把放過的槍遞給黑人僕婦,那黑人僕婦手裡早擎著另一杆裝填好的火槍,這杆槍填充好了火藥卻沒填炮子,時穿拿到槍後,那位黑人僕婦則動作熟練的開始往舊槍裡裝填新彈藥。
轟隆一聲,槍聲再度響起。
隊伍並沒有停頓,反而行進的快,不一會,硝煙拋到了後面,拉車的驢子曾被兩聲巨響驚擾,但它們跳騰幾下,立刻變驚恐為奔跑,等驢子跑脫了力,腳步重新慢下來,道路旁出現另一隊舉子,這隊舉子由兩名陌生大將護送著,看到時穿趕來,倆位大將的目光立刻落在時穿手中的火銃上,他們一邊目不轉睛的盯著槍,一邊拱手招呼:“惡了,不知剛才那兩聲銃響,可是這位官人釋放。”
時穿臉上笑mi迷:“正是。”
兩大將唱了兩個大肥喏,叉手不離方寸的自我介紹:“在下兄弟兩個,名喚作凌鵬、凌飛,乃密州世代火藥世家,對製作火藥頗有心得,剛才官人釋放的火器響聲不同尋常,不知這火藥配方……”
時穿一臉奸計得售的笑容,矜持的點點頭:“隨我來。”
凌鵬卻不動身,原地止步,並拱手說:“此前不遠有一個山樑,上有一二十人窺伺,我兄弟兩人不敢獨行,官人,不知你手下有多少人?”
凌飛插嘴:“要不然,我們再等等,等再到幾波人,人手充足了,然後結夥衝過去。”
時穿大笑:“此處又不是景陽岡,何必結夥過山樑——跟我來。”
稍後,六名家丁——不,加上劉半城那一解的三名家丁,總共九位家僕已經圍攏在舉人周圍做保護姿態,驢夫與黑人小童趕著驢車遮蔽在外圍,時穿則舉著一杆火槍走出佇列,另一位擎著火槍的黑人僕婦趴到了驢車上,藉助驢車掩護,槍口衝外面瞄準著。
時穿大大咧咧的緩步走上山崗,凌鵬、凌飛稍稍猶豫了下,各自從懷中摸出兩顆陶彈,舉著火把衝到時穿身後。
山崗上有人探頭探腦,時穿毫不猶豫的舉槍轟去。
轟隆!
一聲槍響過後,那人影倒飛而去。
等時穿衝上坡頂,雪地上只留下一連串腳印,遠處幾個黑影還在向外逃竄,雪地上留下一具屍體,殷紅的鮮血染紅了潔白的雪。
凌鵬凌飛探頭望了望,一聲可惜:“可惜了,腦袋都轟爛了,辨別不出模樣,即便拿到官府也領不出賞金來。”
時穿收起槍,衝著槍口,慢悠悠的說:“硫磺、硝、木炭,只這三樣就夠了。”
凌鵬凌飛一驚,回身望望——此時,這三人已經翻過了坡頂,正處身於山坡另一面,而那些被他們保護的舉人們,則留在山坡背面。
猶豫了下,凌鵬拱手:“原來官人也發現了這個奧秘,不過,這三者比例……似乎不同的火器,各自所需份量各不相同,比如神火飛鴉,需要的硫磺份量就要多一點。”
時穿一聲嘆息:咱中國古代不缺乏科技人才,四大發明有三樣位於宋代。宋代火藥人才應該很多,但遺憾的是,古人大都對自己的技藝極端保密,什麼“傳子不傳婿”的,結果,頻繁的動亂導致很多科技成果失傳,使得我們的文明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從零開始。
“神火飛鴉,穩定性似乎很不好掌握,你們找到辦法解決了嗎?”
凌鵬與凌飛對望一樣,再度唱了歌大肥喏:“請官人指點!”
“平衡,這需要一點點關於重心的知識,以及一點點的材料學知識。”
凌鵬凌飛試探的問:“官人是海州人吧,懇請示下名姓,此次旅行之後,我兄弟兩人當登門求教。”
“在下,海州時穿時長卿,現任承信郎,海州崔莊五鄉團練總教頭,你們可以去崔莊找我。”
說完,時穿吹了個口哨,坡那邊等待的舉子聽到訊號,開始重新趕路,凌鵬、凌飛態度恭敬,一路上步步尾隨……
……
四日後,這一行人抵達沭陽。依舊在離城十里地的接官亭,沭陽廂軍一百五十人出來迎接,將這群先到的舉人迎進官舍,沭陽縣令聽說解元公在場,殷切的打算召見解元公……讀書人對這種事是很熱衷的,因為按照宋代慣例,現任官員接見舉人們,事後要奉送一份程儀,這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