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部分,興宋,知恩報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半會兒的事情,之前,要對鍋爐維修一番。以前這活兒是海公子的,現在只能時穿動手。找個理由支走了跟隨的僕人、佃戶,時穿關上了鍋爐房大門,找個工具叮叮噹噹敲一下鍋爐,讓它發出點動靜,稍後,時穿再轉悠了幾下,便隨手掀開鍋爐前的一塊鐵板。
鐵板下是一個向下的臺階,時穿四處看了看,又故意用手中的工具敲擊了一下,而後端起一盞油燈,慢慢的走下臺階,向鍋爐底部走去,並隨手合上了鐵板,關閉了這扇通往地下的門戶。
鍋爐是半埋在地下的,每次投料前,海公子都要檢查一遍爐體,兼帶有維修的意圖。因為釀酒的投料比例屬於獨家配方,加上擺弄這玩意也需要獨門的技藝,出於大宋朝絕技不外傳的慣例,投料前幾天就是海公子獨處的日子,家僕人們都知道這點,所以絕不來打攪時穿的行動,反而要特意攔阻那些沒事來鍋爐房窺探的閒人。
走過地下盤繞的蒸餾管,時穿摸索著走到一塊厚重的青銅板面前,他在青銅板上下左右摸了一下,只聽“咯噔”一聲,彷彿門的插銷被解開了,青銅板後隨即又露出一條向下的甬道,時穿縮著身子端著油燈鑽進甬道口,而後從裡面將青銅板復位。
就著燈火的照耀,時穿從甬道上走下幾節臺階,空間頓時開放起來,他得以直起身子走路……
海公子在自己的莊園裡栽培四季果實,是為了釀造私家酒,為此他每年有四次來到現在的“時園”,親自監督果酒的釀製——其實是為了這座地下莊園,這裡才是海公子真正的藏寶地點。
順著甬道走幾步,時穿來到了一扇石門口,這座石門實際上是混凝土結構,但由於宋人不知道混凝土的特性,所以這座大門讓宋人看到,頂多以為是通體的一塊巨石打造。
時穿將油燈放到地下,他伸了伸手,四處摸了一下,從黑暗中摸出一個油壺來,在門軸上傾倒了一些油,而後他弓起身子,用全副力量緩緩的推動了石門。
石門開了,那裡面隱藏著海公子十年的心血,也就是海公子臨走時念念不忘,要求毀去的某些跨時代東西。
時穿從地上重新端起油燈,走進地下石窟大門,他先是沿著四周走了一圈,將牆壁上的油燈一一點燃,整個地窟的面貌呈現在眼前,時穿望著左右,在昏暗中脫口而出:“真像一個防空洞,孃的,他十年分身在此,就為建造這麼一座防空洞?哦,備戰備荒?”
應該說,海公子建造這座防空洞,似乎也擔心被後人發覺其中蘊含的跨時代技術,他小心翼翼的完全按照宋代的風格修建地窟,整個的地窟格局就像埋設在地下的四合院,裡面甚至按通常鄉宅格局修了閨房、廚房、臥室、女牆、後花園,以及類似繡樓樣的建築,彷彿這就是一座宋人躲避戰火的地下藏身點。
地窟四周的牆壁是用巨大的石料建成的,時穿摸索著石縫,在黑暗中笑了:“這是古代修長城的配方,其實粘土加石灰再加一點陶瓷粉,用來粘合石料已經足夠了,還要特意加上糯米湯、雞蛋清——真是招白蟻啊。”
據說北京城牆的建築配方就是這種,又據說這種建築配方完全可以媲美水泥……但其實,這種配方骨幹還是“波特蘭水泥”配方,其餘的,不過是一些新增劑。
地窟面積很大,海公子誇口說,他已把崔小清所住的崔園底下全部挖空了,但其實海公子並沒有做到,他大約也就挖出了崔小清後花園的面積……時穿稍稍想了想,也理解了——當那座莊園住上人的時候,如果地底下全是空的,日子久了,崔園的人肯定會懷疑,並傳出什麼鬼怪神靈的故事,唯有把地窟掘在無人居住處,才能保證安全。
時穿走到地窟的水井位置,他在牆壁上撥弄一番,推開一扇厚重的大木板,木板後的石牆縫,露出點微弱的光亮,時穿在石縫裡摸索了一圈,將填埋石縫的雜物取出來,而後輕輕撬動那塊巨石——巨石松動了,光亮緊接著透進地窟。
這塊石頭是整個地窟唯一活動的石頭,將填塞石縫的石棉取下,再將石塊抽出來,牆壁上會出現一個洞口,這個洞口正通向崔園後花園的水井。
井口傳來微弱的話語聲,似乎是幾個丫鬟在談話,話音伴隨著腳步聲漸趨漸遠,時穿在井壁邊側耳傾聽了一會兒,又將石塊重新塞上,再用隔音的石棉塞滿石縫,然後將掩藏的大木板復位。
這塊木板豎立在整面牆上,它是六塊木板當中的一個,這六塊木板上面雕刻著花鳥蟲魚,彷彿土財主家中堂懸掛的字畫,或者是雕欄、砌好的門扇。
一切收拾好後,時穿開始四處巡視,這時他稍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