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部分,興宋,知恩報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下環娘:“你幼年的時候?——你現在就是幼年啊!”

環娘在車頂上大笑,笑的雙腳直踢車頂……

少時,段小飄領著十幾位鐵匠畏畏縮縮的走過來。恰在此時,日光移到了中午,當日晷上的陰影消失的那一剎那,整個東門外響起了一片鐘聲,各種廟宇都敲起了洪亮大鐘,不同宗教的神職人員一起放聲歌唱,抒發著他們對神靈的無限讚美和敬仰。

在一片鐘聲與禪唱、歌頌中,段小飄嘴一張一合,聽不清說的什麼,不一會兒,鐘聲漸漸平息,歌聲漸漸響亮,路邊寺中的和尚們咚咚地敲著木魚,寶相莊嚴地誦讀著經文;道觀敲響罄鈀,叮叮咚咚的大聲舞蹈歌唱,各種胡寺卻展示自己悠長渾厚的男中音,大聲祈禱著、讚美著。大批的市民和商旅也在街頭駐足流連。

這就是大宋,一個開放自信的時代。

海州並不算大宋數一數二的對外口岸,它僅排在泉州、廣州、杭州、密州之後,但即使這樣一座不起眼的口岸,依然充斥著世界各國的不同信仰,他們相互包容,相互禮讓的並存著,自信的大宋人從不斥責那些外來信仰多麼異端。

歌唱聲漸低,段小飄的話也可以聽清了,只聽段小飄指點著遠處介紹:“師傅,聽說你今天來接管碼頭,我左右無事,順便過來陪陪師傅也好。”

頓了頓,段小飄又補充:“師傅,我剛才還說,咱們的契約已經在衙門上好的檔子,鍊鐵的事情,咱什麼時候開始?”

時穿揚了揚下巴,但沒等他開口,段小飄閃開前路,指點著東門外介紹:“師傅,這就是碼頭區……”

東門外碼頭區綿延十五里,一條長長的大道貫穿始終,橫為“道”,豎為“街”,這條長長的大道就被稱為“通海(大)道”,與通海道交叉的十八條街,將十五里長的通海道分割成縱橫交錯的“街道”群,組成了整個碼頭區。

段小飄看了看時穿手中的街名,那是蒙都頭剛塞給時穿的,上面寫了兩條街的名字,段小飄噗哧樂了:“師傅,你上當了,蒙都頭那廝給你的街,一條在路頭,一條在路尾的東門邊,恰好是通海道最外端兩條路。這兩條路間距十五里,來回跑一趟就得許久……”

時穿擺擺手:“你怎麼知道我上當了,也許這正合我心意。”

段小飄嘿嘿一笑,繼續介紹……

時穿承包的治安區,最外面那條街靠近大海,海州城一般的泊位在這條“左斜花膀街”上。另一半泊位在與華邦街相對的“右斜街”上,故此,這條街上多的是茶舍與貨棧,當然,碼頭上裝卸工人,就是所謂的“花膀子”也多。而靠近東門外的那條街,有幾間酒肆,兩間餐館,三座廟宇……這條街似乎更適合談生意。

東門邊這條街名叫錦繡街,布店、絲綢店最多,街道起手位置被一座佛廟佔據,正是這座廟裡的和尚,承包了東門區的叫醒服務,每天早晨廟裡的和尚會敲著木魚,沿街叫醒貪睡的市民,順便向市民進行天氣預報……當然,這種服務不是免費的,在他們負責承包的街區,每戶居民都要支付幾個銅板作為“香油錢”。

兩外兩座廟宇,一座是道觀,一座是大唐景教寺——這是一種中國化的天主教,曾經在唐代短暫的成為國教。

大宋是個開放的時代,除了佛道景教之外,光是胡寺有許多種,有沃教(拜火教)、伊斯蘭教、白蓮教等等,而碼頭區是人們告別家鄉走向不測的大海地方,這種地方寺廟最多。逐漸的,各種宗教習俗混雜,產生一種奇妙的氛圍——比如佛道本沒有午禱的習慣,但景教伊斯蘭教拜火教有這種習慣,當正午那些寺院鳴響鐘聲時,佛道寺廟也不甘悄然無聲,於是,正午時分來這裡,鐘聲歌唱聲便響成一片。

時穿承包的街不巧位於通海道邊緣,沿著通海道整齊分佈著市舶司衙門,虎翼水軍衙門,拔頭水軍衙門,以及鹽監衙門等,可是由於時穿名下的這兩條街恰好處於邊緣,街頭街尾都沒有衙門分佈,甚至連胡寺、勾欄,都不太在這兩條街上跑——它們離中心太遠,但卻正中時穿下懷。

嗯,最外圍的那條街適合建貨棧,藏匿走私貨;最內側這條街正處於東門門下,適合做接頭地點……蒙縣尉大概想著,當時穿把這一頭一尾的街道治理好了,那麼其餘街道正好不費吹灰之力拿到手,分包給其餘大將。

“左斜花膀街,大家一般簡稱左斜街,師傅,我們段氏在那條街上有一間小店,是我三師兄負責,主要出售一些索具以及船上用的滑輪,水龍吊。師傅,左斜街最難管制,那街面上晃盪的,全是身強力壯的花膀子,這些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逍遙雷王

元如一

重生之娛樂帝國

大刀闊斧

龍的煩惱

丟丟

戀戰星夢

韓錯

十佳女

冬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