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0部分,興宋,知恩報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一個人,應該不會與時穿發生交集吧?
趙師俠再考慮措詞,褚素珍與崔小清已聽出了他的意思,時家的事情兩人都不方便插嘴,褚素珍趕緊招呼:“小環娘,你領我們去樓上坐坐,上次來我走馬觀花看了你的閨房,如今你又添置了什麼玩意?”
環娘眼珠一轉,對崔小清說:“崔姐姐,這院子你也是半個主人,不如你領素珍姐姐轉轉吧。前頭相女婿,嗯,簪子插在誰頭上,讓人心裡直癢癢……”
其實,簪子插在誰頭上,對時穿來說並無兩樣——崔莊女學的專業選擇是自主的,那些急著想嫁的女孩,此前的學習內容自發的偏重於理家、操持家務以及女性魅力,也就是古代的“德容言工”內容。真正對經濟學、對管理企業感興趣的女娘,還在繼續深造數學以及管理學。
隨著家業越來越大,時穿的精力逐漸顧不過來,於是,那些學了經濟學內容的女娘,便開始半天學習、半天實踐,參與到家族企業的管理當中。她們現在能起的作用,最多是個監督者,具體的賬目是由錦繡街的專業會計師來做,而發展方向由時穿確定。
不過,即使只能起到這樣一點小用途,那些參與的女孩首先感到了學以致用的快樂,接下來感受到受人尊重的成就感——所以這類女娘大多數並不著急出嫁,她們正沉迷於職業成就中。在她們的預期中,隨著時穿的產業越來越劃分精細,自己也將越來越舉足輕重……當然,嫁妝也會越來越多。
得到環娘這一緩和,時穿考慮到男婚女嫁人之大倫,趙師俠這樣的男子也算是理想夫婿了,況且想嫁的人他擋也擋不住——畢竟這年代都十五六歲議婚,而暫時不想嫁的人,估計也不覺得一個沒品王爺珍貴……所以時穿馬上把話題調轉過來,笑眯眯的回答:“我與孟鉞並不相識,只是偶然聽到宜之談起過此人,介之兄往來無白丁,這樣的家世,怎敢說不好?”
介之是趙師俠的字。
王宜之曾談論過孟鉞嗎?趙師俠不能肯定,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時穿稱呼他的字,並重新談論起彼此家世。
用一個孟鉞來舉例,說明不了什麼。但只要把話題轉向談論家世,說明時穿已經衡量過了,正在等他繼續。時穿這個態度轉換,崔小清與褚素珍也察覺到,她們趕緊伸手拉著不情願的環娘告辭。
等她們走後,趙師俠繼續說:“先祖自從失了封地,我燕王一脈已經搬到了江南西路、臨江軍的新淦(今江西新幹)置產,新淦位於贛水邊上,土地肥沃。如今家中有點薄地,朝廷優待宗室,我在新淦銀場與某宗室‘搭並夥(即’合股做生意‘)’,家裡總算衣食無憂。
我這等家世,守著一座銀山,當家主婦若是太能賺錢反而未必是福,所以我若娶妻後,無需主婦操勞,只管悠悠閒閒陪著我遊山玩水,盡情享受天地風光便是。可惜,懂得欣賞日月山光之美的女子不常見……“
時穿輕輕插了句:“褚素珍姑娘……”
“那不行!”趙師俠斷然否決:“褚姑娘是才女,在下早就心中敬仰,但我之前既然出頭幫忙,若是之後娶了她,那不是讓人議論‘別有用心’嗎?更況且以褚姑娘這等名氣,真要嫁給我,未必是福呀。
我想娶的妻子,最好不是世家高門、根基深厚的,這樣才能令‘人’放心;可我又不願將就一生,娶個平平常常小戶人家,因這等小戶常常教養不夠,做事不知深淺,萬一太出頭了,那就是災難了……長卿兄明白我的意思?“
“明白明白!”時穿熱烈的相應。
趙師俠是太祖一系的血脈,太宗皇帝登位,有謀殺兄長的嫌疑,事後太宗一系子孫,對太祖趙匡胤的血脈打壓的很厲害。所以趙師俠無法獲得封地,行事又不能高調,怕因此惹來災禍。因而,他娶得妻子既要明白事理,又要有一定的教養,懂得欣賞他的瀟灑……算來算去,世家大族出身卻遷移別居、自辦女學卻主要教授人情世故、經濟學等雜學的時家,不大不小正合適他的擇偶標準——當然,這也要看時穿能否看上他。
沒錯,這樣的閒散宗室,挑選妻子的範圍很小,要求太多、禁忌太多導致選擇面很窄,而這年頭主要讀《女誡》《女訓》長大的女孩,很難符合他的要求,更多的時候,燕王一系子孫,只能娶個無知婦女以避免惹事,不過,娶這樣的妻子就不能追求情調了。
論說,眼前有幾個女子也正符合趙師俠的要求,比如褚素珍,經歷過一場婚姻,她更喜歡低調……可惜趙師俠娶不得。如此一來,挑選範圍只能時時家女孩了。
“若是說起性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