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6部分,興宋,知恩報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蒙縣尉剛想張嘴催促,眼角瞥見又一隊人馬跑過來,這一隊人馬是純正黑人,個個揹著身管武器。時穿用古怪的語言跟他們交談著,施衙內倒是不慌不忙,乘這機會挨個問候著自己的手下:“怕不怕?”
“不怕!”一名施氏家丁回答:“跟著老爺的時候咱也剿過匪,百八十個強盜不過一衝而散,怕個甚?”
“俺也不怕!”另一名施氏家丁回答:“我跟公子(海公子)闖蕩過三佛齊,那處的海盜多得像螞蟻,殺不勝殺,公子帶著我們來來回回,殺透了對方船陣數遍,螻蟻一樣的東西,爺抬腳就能踩死,有什麼可怕的。”
這名家丁的說話方式在竭力模仿海公子,但海公子的風度卻不是好學的,他那輕描淡寫的語言,被這位家丁咬牙切齒的說出來,反而失去了那股風雅味。
“走吧!”時穿招呼說。
不知什麼時候,時穿已經跟他的黑人家丁招呼好,蒙縣尉被施氏家丁的話語引開注意,竟然忘了傾聽——當然,即使他聽了交談也聽不懂。
轟,村口傳來一聲大響。如今蒙縣尉離得近了,已經能聽到槍響之後的慘叫聲。陣陣鬼哭狼嚎的叫聲中,施衙內感慨:“就這麼幾天,崔莊團練愈發有章法了,相持這麼久,絲毫不亂。”
衙內的話音剛落,村口的喊聲此起彼伏:“兩份,果然兩份妥當,各位,用兩份藥……注意,槍托抵緊肩膀,這炮子強勁,膀子撞得疼。”
“將領太少啊!”喊叫聲中,時穿接過衙內的話,感慨:“這樣一群菜鳥,什麼時候才能把他們訓練出來?”
蒙縣尉站在路口猶豫了一下,咬牙拔出了腰刀,呻吟說:“知足吧,崔莊團練很能打了,相持許久不見亂的……嗯嗯,咱們出去吧,該給他們一個主心骨了。”
第293章 陷阱
跳出街口之後,蒙縣尉立刻明白了槍響不停的原因——不是因為雙方都卯上勁了,非要爭個你死我活,實在是因為進攻者被困在此處,欲罷不能而。
崔莊是由海公子修建的,修建的時候考慮到防禦,村裡的大門都朝向村中心廣場——也就是崔園方向。而村外層的房屋,一間挨一間,只有幾條大路通向村口。
自時穿來了之後,出於方便貨車出入的目的,他出自將村中的道路完全整修了一遍,修好的道路依舊按照海公子原先的規劃,這就迫使後來的村民不得不按照規劃的朝向修建庭院,要不然,別家門戶都朝著村中心,你家大門是別家的門背後,這種佈局,自個想想都覺得不好意思。
時穿新修好的路,為了節省資金也為了趕工期,採用了水泥板與花崗石板相間的方式,路中心的地方直接用大塊花崗石板,路兩邊那些填縫隙的地方,如果對石料進行修鑿太費功夫,直接用水泥板既省時又快捷,所以村中修建的道路,反而顯出一種特有的拼花圖案。中心部位的花崗石板五顏六色,邊上是大塊灰色的,勻質的竹筋水泥板——這村口的道路也是這樣。
崔莊四個村口,前村兩個路口都經過精心修繕,村後通向白虎山的也是如此,拼花水泥路鋪出村口約三百米,路起始的地方一左一右是兩座不起眼的建築,路右是一座接官亭似的建築,但跟一般接官亭不同的是,亭子的欄杆不是雕花樓空的木製欄杆。
那亭子通體是水泥建成,圍成八角亭的八堵牆齊胸高,窗戶反而窄長窄長的,顯得很古怪。但因為這座亭子平常總有一個婆婆賣茶,人們以為這可能出於婆婆的惡趣——不管怎麼說,冬天的時候,高而厚的牆壁可以擋風;窄窗放下竹簾,燒上一個爐子,亭子裡很暖和的,把它當做一個特殊風格的茶寮,也不錯。
相比茶亭的古怪,路左的建築就更蹊蹺了,它是一個圓形的,類似饅頭似的建築,牆上開著六個窟窿通向六方,但卻沒有出入的門戶。無數來往崔莊的人很好奇,常常想知道黑窟窿之後是什麼,可惜宋代沒有手電筒,牆上六個黑窟窿實在深,即使趴在窟窿口,也看不清什麼——當然,崔莊的人很反感過路人如此好奇,常常在路人走進那饅頭丘的時候便高聲提醒。
這古怪的饅頭丘,時間長了曾引起無數鬼怪傳說,而崔莊的人總是含笑不語,既不解釋也不反駁。時間長了,傳說也漸漸淡化了,來往崔莊的客商便把注意力引到茶亭上,這間風格獨特的茶亭也就成了崔莊標誌,來崔莊進貨的客商見到茶亭,知道崔莊到了,他們常常進茶亭歇個腳,順便打聽一下崔莊的生意經。茶亭婆婆也嘴碎,客人想知道什麼,常常事無鉅細告知,順便也從客人那裡收點小費。
想進莊的這夥人不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