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8部分,興宋,知恩報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位老成持重的保甲長馬上問:“承信郎,你團練作坊需要多少人?之前的家屬准許學玻璃手藝嗎?”
“我團練作坊準備訓練五百人,之前的家屬不許學玻璃手藝。”
“那也不成啊,團練五百人,學成之後可以教授家中,弄不好就是五百個小作坊,如此一來,玻璃還能賣出價來?”
時穿輕輕搖頭:“我想走得不是奢侈品路線,我要走的是平民路線,諸位放心,玻璃可以做出的東西很多,咱大宋有五百個作坊不算什麼,照樣能把所有的貨都銷出去。銷不出去的貨,只要質量合格,我包圓了。”
這下子,還有誰想到時穿的殘暴,都想著時穿的厚道了!
這是給鄉親們分了一大筆紅利啊。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時穿教授給大家的,可是謀生手段,是可以傳承家族的致富門路!
施衙內看著有點心痛,大會散了之後,他悄悄地問時穿:“大郎,給他們分點錢就行了,何必……這玻璃作坊,你不是說跟我一起做嗎?”
時穿一邊笑著跟熱情的保甲長打招呼,一邊把施衙內揪到一旁,悄聲說:“你呀,你不知道,總批發商也是賺錢的,哪怕他什麼也不生產——渠道為王啊。
你放心,咱家的作坊照開,我教給你用玻璃做首飾的技巧,玻璃首飾,全大宋一億人,誰沒個兩三件,出門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一億啊,你有多大產能?
什麼……你說,我掙了錢再去收買需要的人手,跟之前拉上人一起掙錢,有什麼區別?“
衙內想了想,回答:“能用錢收買到的人不可靠,就是花了錢辦了事,恐怕以後還要變心。”
“正確我現在需要的不是錢,而是勢力,與其現在把方舉人的財富匿下來,拼命賺錢再去收買他們,最後自己落不上多少錢,還弄了個吝嗇的名聲,不如現在花錢投資,拉上大家一起賺錢——這是個宗親社會啊,我給大家人情,讓大家明白,跟我混有肉吃。有這個名聲,我在海州還愁不賺錢嗎?”
最重要的是,一場戰爭,需要的物資是海量的,與其事到臨頭,事無鉅細的自己生產,自己管理,還不如把生產力分散開,讓所有的人都成為戰爭機器上的一個齒輪……
施衙內不明白時穿的長遠規劃,眼前保甲長熱火朝天的討論讓他心動,知道自己和時穿合辦的玻璃作坊還能開,他心急難耐的問:“你說,經過這事,漣水軍那裡不會再鬧騰了吧?我是不是可以回家了?方舉人的鹽場還在那裡,我順便把玻璃作坊建起來,也好搶個先。”
其實,時穿也都等急了,他馬上響應:“這個,漣水軍方面,我也不能確定……我屋裡還有一人要去夷州島,不如你跟他一起動身?”
第296章 絕不心軟
施衙內到沒有問是誰要去夷州,想當初海公子臨走的時候,是把夷州或者稱琉球,交給時穿管,施衙內自己人手不足,對那塊海外飛地,他基本上當做捕鯨船的臨時歇腳點,但他不知道,如今那塊海外飛地已逐漸成了勒在對日貿易商脖子上的絞索……
“夷州那地方,鳥不生蛋的,經營起來可要花大力氣,你打算派人去,嘿嘿,山高水長的,可別失控了!”施衙內隨口說:“嗯嗯,方舉人拔除了,剩下的是素珍姑娘的事了,你上心點,這幾天我要把東海收拾一下,海州這邊的事情恐怕顧不上了。”
“夷州是個好地方啊!”時穿少少提點了一下:“咱們倆的產業都在生意上,糧食上反而不經心,而夷州那裡稻穀一年三熟,路途又近,三天可以一個來回。如今你我名下的快帆船有三四十艘了吧,這種小快船僅用在海岸巡邏上,太浪費了,如果能讓他們在夷州與海州之間絡繹不絕,那才是物盡其用。
快帆船載重四五十料(二三十噸),一天半航行到夷州,裝上糧食回來,加上卸貨的時間,也就是五天一個往返,這樣,即使大饑荒發生,咱今後也不愁糧食。而夷州的糧食銷路好了,那裡一年三熟的,只是生產糧食就能換回需要的物資,自然有人樂意過去移民。夷州發展起來了,咱多了個糧倉,多了個退路,豈不很好?“
施衙內一聽,馬上回答:“我聽你的,回頭我也派管家過去,往夷州島上遷一點人手,置辦一個萬頃莊園……”
“不錯,控制夷州島做好的辦法是往哪裡多派人手,多控制地盤。那裡是無主之地,咱想圈多大地盤圈多大。另外,我聽說那裡還有食人族,遷過去的佃戶不免要武裝起來。大路上不是訓練軍隊的好地方,夷州島上任你打槍大炮也沒人管,多好的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