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7部分,興宋,知恩報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郎怎麼說,我等怎麼辦。”

時穿驚訝的歪了歪嘴,但馬上明白了——他們這是怕我啊。

兩宋五百年,公認的兩宋第一強硬人是誰?王安石拗相公。

即使這樣一個“天變不可畏、人言不可畏、祖宗之法不可畏”的傢伙、五百年來第一強硬人,他變法的時候想從老百姓兜裡騙出錢,也不是招呼城管上去“依法”打砸搶,而後要求屁民稱讚它偉光正。不,他只是僱了歌伎,載歌載舞的吸引人流,誘騙老百姓飲酒以增加酒稅。

與之對比,可以說,在兩宋五百年間,再也找不到像時穿這樣強硬的人,一言不合,敢拼敢打敢殺,直接將仿冒他家產品的造假者安上個了不得的罪名,導致家產抄沒,女眷流放……

這是一個人情社會,宗法社會,之前時穿的產品被仿冒,他的忍耐反而符合這個社會的處事原則——做生意嘛,人家生意手段來,你生意手段去,這才是正理。一下子給對方按個套子,弄得對方傾家蕩產,反而有點……

方舉人的事情發作的太快,具體查抄出證據的東海縣離此地遙遠,大多數鄉紳以及保甲長,還有點不信一個舉人老爺能做下這種事,而現在,縣衙的蒙縣尉就在剛才,就在諸位面前與時穿商談分贓的事,落實了方舉人的罪行……在鄉紳們看來,這未免有點聯手栽贓的意味。

等待崔莊前村後村一起打響,然而戰爭眨眼間結束,時穿披著一身硝煙,帶著濃重的血腥味返回方家大院,鄉紳們徹底體會到時穿恐怖的強硬——得罪他的人,恐怕沒什麼好下場哦。

這是共識,所以時穿說話的時候,眾保甲長不約而同的起身恭立,神色肅穆的不像話。

“自方家大院查抄出來的錢,是全體團練血汗所得,我不獨吞,但也不想發放下去,製造無數個一夕暴富。這樣吧,我拿出一半來休整四鄉道路——要想富,就修路。我崔莊產業是從修路之後開始大發展的,路好了客商願意來進貨,行商願意進村收購,百姓家裡有雞蛋豬仔等等,馬上都能銷出去,換來需要的生產工具……”

時穿在上面侃侃而談,下面的鄉紳垂著頭暗自鄙薄:拿一半錢出來修路,拉倒吧。朝廷整修一次黃河需要多少錢?最近一次修河的奏章上說了,他們花了三千八百萬錢。哦,這數目聽的多,其實也就是三萬八千貫。三萬貫,可以修一條黃河了。方家趙家一般的財產,不止三萬貫吧?

“各鄉村裡,各家門前的路,以及各鄉通向崔莊的路,就用這筆錢支付修路費……”時穿繼續說。

一位保甲長弱弱的打斷時穿的話:“人工怎麼算,如今春耕剛結束,不會讓各鄉出差役吧?”

“用廂軍!”時穿回答得很快:“去年大旱,流民入廂的多,而地方財政不佳,廂軍支應的敷衍,我聽說房州那裡,連移防禁軍都開始做亂,佔據了房州府城。這個時候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州府裡、縣衙裡,對廂軍的撥款想必不會及時,廂軍因欠餉,怨氣正大。

這個時候,我們付錢,召集廂軍築路,州府裡縣衙裡心中一定感謝咱們的支援,今後諸位去府衙縣衙辦事,會方便許多。而對於我們來說,大亂過後,軍隊安寧才是最重要的,我們支付一點贓款,解了官府之憂,順便修建了聯絡諸村的道路,今後一村有事,其他各村支援方便。就是沒事,諸位以後開鋪子開作坊,進貨出貨的,也是方便。“

“時教頭想得周到!”保甲長中,一位老成持重者首先響應:“所謂‘要致富,先修路’我不知道哪來的,但修了路之後,解了官府的憂,方便了本村進出,還穩定了本府廂軍禁軍,這才是安民之道。”

話題一轉,這位老者接著說:“只是廂軍禁軍紀律不好,這麼多廂軍出動築路,騷擾村民怎麼辦?”

“所以要加強本村團練!”時穿接過話題繼續說:“我計劃拿出一個方案來,叫《分段築路法》。首先,各村報上來本村需要修建的道路,由團練總部實地測量長短,而後列出規劃來——嗯,列出表格直接讓廂軍填寫,讓他們以指揮為單位,分段負責其中一段距離。

這條路要修的快,時間短廂軍鬧事的機會就少,咱們不惜工本,團練需要的工具——鐵鍬鋤頭籮筐等等,都由咱們來承擔,事後回收麻煩,乾脆都送給廂軍。與此同時,各鄉守好自己村口,禁止廂軍入村騷擾,等村外的路修完後,村中再挑選紀律好的廂軍入村,修建村中道路。這個准許入村的廂軍,咱支付高價,兩倍三倍價格,有這份厚利誘惑著,之前廂軍會攀比著保持紀律,之後入村的廂軍,看在那份厚禮上也會約束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