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6部分,興宋,知恩報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據說魚玄機才華出眾,是大唐第一女詩人,寫的詩詞令當時的著名詩人都嘖嘖讚歎。
如崔小清一樣,魚玄機青年時代,終於找見機會脫離道觀,單獨立了女戶。因為魚玄機的美貌以及她的才學,完全自由的魚玄機住宅就成了大唐高階會所,文化人都喜歡在這裡招朋會友,同時行賄受賄……可惜,魚玄機大約是因為幼年慘痛遭遇造成了心靈扭曲,她對僕人特別嚴苛,最終因打死了一名疑似勾引客人的僱傭婢女,被人告入官府,最終死於牢獄中。
說實話,眼前這兩位女子各自擁有一段類似魚玄機的遭遇,昔日的妙泰道姑確實像魚玄機一樣在道觀裡度過了幼年、少年,而褚素珍姑娘的才華也不遑多讓與魚玄機,更湊巧的是,這兩位也都是官宦女,自身相貌不俗,家學淵源,這份家世幾乎與魚玄機相同。
也許正因為魚玄機的前車之鑑,崔小清還俗後立刻淡出人們的視野。如今她一般不出門,偶爾出門也是在莊子上轉一轉,那些過去在道觀裡結識的香客及其家眷,即使登門拜訪她也拒絕相見。崔小清也是有才華的,至少她琴棋書畫,茶藝歌喉很不錯,但現在,除了在時穿面前展示自己的美麗與才藝,其他人面前她很低調,努力讓自己顯得很平庸……這樣生活下去,也許再過幾年,人們都會徹底遺忘“妙泰”這個名字。
褚姑娘稍稍有不同,她的前半生足夠顯赫,再加上她高調離婚,很有點昔日“大唐第一才女”那種率性而為的性格,再加上出事後她暫借廟觀藏身,所以趙師俠等讀書人處於關心和愛護,擔心褚姑娘受刺激後會走上魚玄機的舊路,他們不僅對褚素珍隱晦暗示,連時穿也得到了他們的提醒。
所以這個話題一說,兩位姑娘都有點觸景生情,情緒頓時低落下來。時穿趕緊岔話:“忘了跟你們說,王宜之打算告辭了,他準備回家過年。趙師俠……這廝正在找藉口留下來,說是打算跟我合夥做生意,打算看看我說的海外風物,今日聽說我們賞梅,他也打算過來,被我拒絕了。”
話題重新回到賞梅上,褚素珍看了一眼桌上的詩籤,嘆了口氣:“沒興致了,心中的詩句全跑了。”
時穿話趕話的說:‘既然如此,褚姑娘已經重獲自由,這眼看新年將到我海州的鋪子也要開了,正好,所有人都在,咱順便把鋪子的紅利算一下……褚姑娘淨身出戶,手頭一定缺錢花,有了這份分紅,好歹能過一個肥年吧。“
這話一說,崔小清停止了下意識的彈琴,憂心忡忡的問:“我常聽人說:七年大豐,七年大旱。這話是說:災害常常不止一年。去年天下遭遇嚴冬,茶苗都被凍死,今年咱們栽下的葡萄苗玫瑰苗,還有你岳丈整修的茶山,不會遭遇嚴寒吧?
今年地裡收成不好,佃農們願意試種一些新品種,所以你的葡萄玫瑰都能種下去,但如果天公不作美,明年收成再不好,那可就要……“
時穿大笑,回答:“不妨事不妨事,正是要回避風險,這才種別的玩意。葡萄跟糧食不一樣,糧食這東西不好儲存,一旦欠收了,農民一年就要餓肚子。而葡萄嘛,如果遭遇什麼災害,導致葡萄減產,葡萄酒的價格反而要迅速上漲,以後這個年份的葡萄酒因為量少,增值空間會越來越大,沒準比葡萄豐年收益還高。”
崔小清輕輕吐了口氣:“這樣啊,這樣我到放心了,今後我家的佃農也不用靠天吃飯了……對了,聽說你的玫瑰園已經建好,花圃裡已經開始移種,你打算什麼時候搬啊,如今朝廷大勝,不如趁著這股稀奇喬遷新居,也算圖個吉利。”
第345章 掃貨、整人
崔小清的話讓時穿頓時笑了——朝廷這場勝利也算是個吉兆嗎?
哼哼,一場奴隸主時代的戰爭勝利,童貫花了國家無數軍費,只收拾了幾個一百年沒有打過仗的遊牧部族,雖然確實曾拓地幾千裡,但宋軍勝利而不佔領,大軍隨後撤退了,結果,附近的其餘遊牧部族看到這塊地方空了出來,迅速蜂擁而至,填補了該地空白。而勝利後的大宋為了安撫幾個內遷的部落,還要在內地驅趕本民族百姓,劃出土地、撥付糧食與錢財,安置這些內遷部落,還要幫助這些部落適應新環境。
邊境百姓累死累活支援這場戰爭,換來的是被強制拆遷、驅趕出家門,然後把自家騰出來,給昔日的敵人今日的投降者居住。這場勝利,大宋除了花費一大把軍費,俘虜了一些小部落,收穫了自家百姓的憎恨,可謂什麼收益都沒有,反而背上了沉重的軍費包袱。而童貫在這場不費吹灰之力的戰鬥中,以為自己已經掌握了戰爭技巧——打仗嘛,就是帶足優勢兵力過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