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3部分,興宋,知恩報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型海鰍船,船身兩側豎立著十六個輪槳,它們填補在各個樓船的空隙間,機敏地轉動船身,封堵一切可能的縫隙。

而在這些巨型海鰍船的縫隙裡,中型的八車船(八個輪槳)、四車船(宋代水軍常用的‘飛虎戰艦’,旁設四個輪槳,每付輪槳八楫(8個葉片))、雙車船(雙輪槳)、多槳船(宋代南方水軍常用船種,長8丈3尺(約25。5米),用槳42支,載甲士200人,江河湖海均能適用),星星點點佔據了整個江心主航道,逼迫對面來的拔頭水軍戰艦隻能駛往江邊。

江邊水淺,一旦被逼到江邊,迴旋餘地更少。

“這……都料匠高宣被方臘俘獲了嗎?怎麼方臘造的船,跟都料匠高宣曾設計過的戰艦完全相同?”張橫啞聲問。

杭州一帶最著名的造船匠是朝廷將作監官員、都料匠高宣,據說他做擅長製作巨舟。時穿大量引進快帆船的時候,還想把高宣請來指點一番,誰知人朝廷官員架子大,根本不鳥時穿這個小豪紳,使得這事不了了之。

參謀官狠狠嚥了口吐沫,回答:“都料匠高宣家業都在杭州,應該走不脫的,沒準真被俘獲了——《武經總要》裡記述了這樣款式的樓船,即使高宣沒有被俘,只要方臘軍中有識字的,也能搬著《武經總要》造出來。此船額定載甲士200人,弓手200人,槳士300餘人,船身高大,船兩舷有一人高的擋箭板,擋箭板豎起,弓弩不能傷……統制大人,咱們後撤吧。”

張橫緊張地嚥了口吐沫,問:“此地江水有多深?”

參謀官立即回答:“前段時間才派人測量過的,沿線主航道水深大約十米,咱們的快帆(船)如今吃水五米,水手們還在邊走邊測,應該沒有擱淺之憂……可是對方封堵了主航道,咱們若避到外側,水深不知夠不夠。”

張橫還在思量,正在此時,負責聯絡的參謀官喊道:“副舟升起旗號,只一個字:撞!”

張橫恍然大悟,急忙問:“對方的船有多寬?”

所有現代打撈出水的宋代古船,其長寬比例都沒有超過一比三的,就連傳說中鄭和下西洋乘坐的福船,其長寬比例也沒有超過一比三,這麼做是為了儘量利用龍骨的長度,讓船裝載更多的貨物。身為宋人的高宣也沒有擺脫這個習慣,只聽參謀官回答:“敵方樓船闊十餘丈——大人,要承載七八百號戰鬥人員,可不得這麼寬的艙面。”

張橫微笑起來:“我們的船有多長?”

參謀官頓時啞然,過了一會兒,他也明白過來,大聲說:“大人,下令吧。”

張橫乘坐的快帆船也是九十米長度。

這麼長的船,基本上已經沒有合適的巨木做龍骨了,所以夷州造船廠不得不“發明”了鐵龍骨技術。同樣,江南已經開發了千餘年,杭州那地方,碗口粗的樹木幾乎都找不到了,那方臘水軍在倉促之間,哪裡能找到九十米長度的巨木做龍骨——它的龍骨只能採取榫卯拼接技術。

這種榫卯拼接的龍骨,與元代蒙古人進攻日本時所乘坐的戰船相仿——實際上,那批戰船就是被俘的宋人船匠造出來的。現代宣傳上把“榫卯拼接技術”吹的像花一樣,但那支蒙古船隊沉沒的現實告訴我們:也許榫卯技術非常偉光正,但凡是偉光正的事務都意味就不靠譜,榫卯船也一樣。

做為船來說,它唯一的毛病是不適合當船使用,稍大一點的撞擊和風暴就能使它沉沒。

“開炮!”張橫咬著後槽牙下令。自己的船很寶貝,直接撞過去,雖然理論上可以撞毀方臘的船隻,但……誰的誰心痛。方臘的東西都是搶別人的,不心痛。拔頭水軍的戰船,那都是賺錢的工具——瓷器豈能主動跟瓦罐撞?

不用撞的話……用炮也成。炮彈一個大鐵疙瘩,從來害人就是用撞的。

話音剛落,只聽對面樓船上發出比大炮還想的轟隆聲,幾個巨大的石塊從船上騰空而起,在空中畫了個弧線,墜落在距離快帆船不遠的江心,掀起同樣巨大的浪花。

緊接著,張橫船上的火炮也響了,從船頭到船尾,船上裝備的十門火炮依次發出比投石炮更加巨大的轟響,並噴出濃濃的硝煙……

這時候,火炮射擊已經不需要時穿親自指揮了,十門跑依次打響,張橫的坐舟已經駛到了主航道的邊緣,船上水手長舉起銅哨,吹出一聲尖銳的哨音,甲板上的水手紛紛抓住了身邊的繩索,稍傾,張橫猛打舵輪,快帆船以令人難以想象的傾斜度傾斜著船身,開始猛烈的掉頭……

這種傾斜度,連對面方臘水軍的戰船上也發出齊聲的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