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1部分,興宋,知恩報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盅酒下肚,渾身暖洋洋的,辛興宗伸了個懶腰說:“時家美酒,果然名不虛傳。”

時穿再度地上兩塊烤好的肉隨口問:“你們剛才說主簿大人豪富,這事聽誰說的?”

辛興宗與楊惟宗一邊伸手到烤肉板上抓肉吃,一邊含含糊糊回答:“主簿大人滯留通州時,海州兵一撥一撥不間斷的運送補給,咱雖然來自陝西,可營中都在議論紛紛,咱家不免也瞭解一些主簿大人的身世,據宋江說,主簿大人做得一手好箱包,出門玩耍所需的東西,他家最是精全。而且他家裡釀了一手好酒,卻從不對外賣,只有相熟的施軍監能弄到手,那酒主要用於官宦間人情往來,喝過的人都說那酒絕頂好……嗯,再來一碗如何?”

時穿給兩人又添上一碗,再問:“聽兩位的口音,似乎是山西兵,這一波趕來增援的,也是山西兵嗎?”

辛興宗搖頭:“是長溪團結兵。”

馬上,辛興宗又解釋:“灑家在青唐之戰積了點功勞,東南第三將郭師中陣亡後,使相大人有意保舉我擔任東南第三將,奏章已經送向了朝廷,大約這時候快要批覆下來了。所以就由灑家領著團結兵過來了。”

緊接著,辛興宗一指楊惟忠說:“這位是晉西藩軍統制,出身党項族,朝廷賜名楊惟忠,昨日軍議:海州團練與晉西藩軍一起劃歸左路軍,楊大人這趟過來,是替府州鎮將折可求探路的,楊大人的本部兵馬,還要指望海州的大船才能運過江。”

楊惟忠抱拳拱手,自我介紹了一番,辛興宗乘機不客氣的從烤肉板上抓起第三塊肉,一邊吸溜吸溜吃著,一邊問:“管軍在海州兵做什麼職銜,是火頭軍,還掌書記?”

時穿咧嘴笑了笑:“敝姓時,時穿時長卿就是本人。”

辛興宗費力吞下這塊肉,伸手去抓下一塊:“你也姓時啊,看來與主簿大人是本家,難怪能安坐帳中,巧了,你居然也字‘長卿’……啊!”

兩位軍頭這時手裡都抓著肉,肉很燙,他們扔也不是,不扔也不是,尷尬的不知道該做些什麼。時長卿風輕雲淡的,捏著小銀夾,催促這二人:“哦,我有時閒著悶了,會臨時中午去做個飯,隨便趕上廚房有什麼材料做什麼,比如烤個肉呀,炙一條魚呀。獨自一人待在爐火邊,不發一語,當晚再回去處理公事,當沒事發生過,突然覺得這才叫生活……趕緊吃,肉涼了就不好了。”

痛啊,手中那塊肉,燙的兩人痛徹心扉,時穿催得緊,兩人只好麻木的將肉吞下,立刻在衣服上擦了擦手,從懷中掏出文書印信,身子挺得筆直:“主簿大人,我等奉命增援……”

正說著,韓世忠撩開門簾走了進來,見到熟悉的兩人,稍稍愣了一下,擠眉弄眼向兩人打過招呼,立刻轉身向時穿彙報:“主薄大人,拔頭水軍戰船有十艘回航,正在進入水寨。”

時穿點點頭,邀請韓世忠:“坐,一起吃肉……營寨中怎麼樣?”

韓世忠挺直胸膛回答:“林、凌兩位統制手下計程車兵已經休息好,正在逐步接替我的防衛,除此之外,北岸不斷有援兵過來,時間越久,我們的兵力越來越充足。如今,寨中已恢復穩定,散播出去的千餘名甄選俘虜四處帶話,說咱們要拉走所有手藝人,寨中俘虜目前正在來回串聯,相互認親戚,希望能被我們帶走。”

韓世忠說到這兒,長嘆一聲:“江南被方臘禍害的不成樣子,沒十七八年的功夫是緩不過來了,你瞧,背井離鄉原本是最可怕的,但如今百姓竟覺得不如北上另謀生路……”

十七八年?韓世忠太低估大宋的富饒以及自我修復能力了!

方臘叛亂被平定後,朝廷實施了減稅政策,但之後三年功夫,朱勔的蘇州支應局重新建立,官家照樣盤剝不休,只不過朱勔受了教訓,盤剝的手段略微和緩了點,五年之後,蘇杭已經完全恢復了元氣,一片歌舞昇平。

時穿起先拉走的那波甄選俘虜,多是些造船匠,以及各方面比較傑出的手藝人,比如著名鐵匠、著名紡織匠、首飾匠等等。這些人是單身走的,總人數大約三千餘人。他們的家眷留在下一波走,而後這些人將定居海州、沭陽、東海等三縣,增加這三縣的人口,以及提高三縣人口素質——連同他們的家眷,預計遷徙約三萬人口。

第三波遷移的人,基本上是懂點手藝識點字的人,至於手藝精不精通,那是海公子操心的事——這撥人將遷往夷州,充實那裡的人口。

這三撥人口遷移完,預計方臘水軍大營內的一半人口將被搬走,當然,他們也是方臘營中最精華的部分。至於剩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