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5部分,興宋,知恩報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個月……那也太……好吧,師傅,我這就去船廠下訂單,師傅需得趕緊把設計圖紙拿出來,只有一個月的工夫,可不能耽誤了。”

說罷,凌飛咚咚咚的跑向了自己的馬車,與時穿反其道而行,狂奔向了船廠方向。時穿站在州衙門口,默默想了片刻,抬頭望向了鐘鼓樓,發了一陣呆,催促隨從直接出城,奔向了崔莊。

正午時刻,崔莊團練還在大教場上訓練,一千多名團練將操場擠得滿滿當當,新任海州團練都指揮使林沖站在指揮台上,嚴謹地指揮團練操練陣型,時穿直入團練總部,現在門口看了一會兒訓練,走過去詢問林沖:“隊伍怎麼樣了,可以拉上陣了嗎?”

林沖知道這句話什麼意思,他點點了頭,讚歎說:“朝廷的禁軍才三日一操,我們這裡的團練每日大運動量的操練——按你所說的,他們的‘體能’是沒得說。如果朝廷最精銳計程車兵能夠連續戰鬥一個時辰的話,我看這些人,至少能連續戰鬥一天,純粹用體能也會拖垮對手。

咱這些人,不說佇列整齊,號令森嚴,裝備……咳咳,尤其是裝備,簡直不能用‘精良’兩個字來形容了。那是一種奢華,奢華到令人髮指的程度……可惜,這些人血性不足,真要上陣拼殺……主簿大人,第一次開仗,你最好揀選一些弱小的敵人,讓孩子們先練練手。“

時穿馬上回答:“我不打算去江寧聽憑童貫調遣,我打算在長江口,或者杭州邊的錢塘江口,奪下一個小縣城,而後獨自攻擊前進,向朝廷軍隊靠攏,這樣的話,戰場操控權就在我們手上,想怎麼打,由我們自己做主。

我現在猶豫的是,我們究竟是在長江口登岸,還是在錢塘江口登岸。長江口的通州巡海水軍,施軍監施大人跟我有舊,哦,有點親戚關係,我們可以利用施軍監的現成軍營,但困難是,我們此後必須從陸路跨越整個江南……“

向林沖問主意,得到的自然是最穩妥的辦法——林沖果然回答:“主簿,還是在通州登岸的好。這樣一來,大人在官場上有了照應,而我們從通州出發前往官軍集結地,無論走的快慢,自有人遮掩,誰都挑不出刺來。

但如果我們在錢塘江口登陸,雖然能直搗叛匪腹心,卻未免有不遵號令之嫌。萬一童使相惱了,不忙與我們匯合,我們深陷敵圍,他只要坐看我們獨自困鬥,就把什麼氣都出了。至於我們,一方面要窮於應付叛匪連綿不斷的攻擊,另一方面,官軍反而可以乘叛匪亂了方寸,結陣穩步向前推進,全攬剿匪大功。“

“那就這樣定了……咱們裝備上,還有什麼沒到齊的?”

林沖想了想,回答:“總教頭,在我看來,團練的很多裝備有點莫名其妙,上了戰場也許根本沒用——如今士兵們手中有槍,身上有甲,頭上有盔,該有的似乎都有了,其他的都是累贅。”

林沖做事穩妥,但出身於十一世紀的林沖,壓根不知道十八世紀的火器戰爭該怎麼打,也不知道近代軍隊所要求具備的輜重供應。一支善戰的近代軍隊,出戰在外的補給任務,要兼顧心理學,防疫學、營養學等等內容,而這麼做的目的,是讓軍隊的血儘量流在戰鬥中,而不是消耗在戰場之外。

然而,時穿不想解釋太詳細,林沖是個善於執行的人,即使他有什麼不滿或者不懂,他也會嚴格按命令執行。所以時穿只是簡單地說:“新知州催得緊,我們大約要在下個月動身……也就這幾天了。等金槍班徐寧到了,我們就有了後勤官,到時候左廂由你指揮,我來指揮右廂,炮隊有凌飛指揮,徐寧負責後勤隊,孫立負責指揮騎兵隊,咱們一起南下剿匪。”

林沖想了想,跳了起來:“如此,那還要加緊訓練。”

跳下場心的林沖帶上了自己的頭盔,這是一頂指揮官頭盔,盔頂飄著一隻高高的、像避雷針一樣的紅纓,這隻紅纓由豬鬃毛染成鮮豔的紅色,編制在幾根鐵絲上,像一個刷試管的刷子,醒目而扎眼。

這種避雷針式的盔纓不是宋朝軍隊的標準裝備,在這個時代,它屬於崔莊所獨有。但曾經的教頭林沖見到這種盔纓卻大聲誇讚——冷兵器時代,通訊基本靠吼,指揮官在戰場上要讓本隊士兵一眼認得出來,士兵才能知道向哪裡集結,以及跟誰去戰鬥。這種醒目的盔纓,就是最好的標誌物。

與林沖的盔纓不同,時穿的盔纓純白色,同樣像避雷針一樣的豎在皮盔頂部——而白色盔纓,是崔莊團練獨一份。

林沖繫好頭盔,頂著很扎眼的盔纓走向士兵,那隊士兵也帶著頭盔,盔頂也有盔纓,不過他們的盔纓形似馬鬃毛——也就是板刷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逍遙雷王

元如一

重生之娛樂帝國

大刀闊斧

龍的煩惱

丟丟

戀戰星夢

韓錯

十佳女

冬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