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0部分,興宋,知恩報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雷火兵訓練出來的,而那三千雷火兵都是士官,只聽我的命令。至於軍中大將,又都是當初梁山好漢,被我一手提拔,根本拉攏不動。所以,即使他任命外人來分化架空我,也只會激怒我,軍隊卻帶不走一兵一卒。”
“張叔夜……”趙師俠沉吟著說。
“張叔夜現在擔心的是我!”時穿笑著回答:“他雖然與我平級,手頭也有軍隊,但他先前與我約定共同上書,如今我連續發炮他保持沉默,大約他知道我已經沒有退路只能向前衝了。這時候他最擔心我進入京東西路,挾大軍解除他的武裝已壯大自己,而這也正是我的擔心。
我擔心我離開京東東路後,若是朝廷有意對我下手,會要求張叔夜進入京東東路,接管我的地盤……你知道的,在政教合一體制下,官大一級壓死人,我走後京東東路沒有抗衡張叔夜的人,也許官員們會乖乖聽從張叔夜的指揮。張叔夜是個愚忠之人,朝廷命令他切斷我的糧草供應,他會做的,而後我軍會因無糧斷送在金人手中。
所以,我讓林沖明日南下,挾裹張叔夜共同上京,如果她不動,那我就武力解除他手下軍隊……“
停了停,時穿嘆了口氣,說:“你說這叫什麼事?我們想挽回國難,我們最大的敵人居然是我們的皇帝與同僚。”
時穿說完這句話,可以停頓了一下,趙師俠馬上回答:“你跟我說的君臣憲章我都記住了,權力有邊際,君主守君主之道,臣子守臣子之道,每個人都要守住自己的邊際,不要無限擴張自己的權力……我覺得這主張很好,兄長什麼時候公佈?”
時穿淡然一笑,答:“田忌賽馬的故事你聽說過嗎?上馬跟上馬賽跑,中馬跟中馬……但田忌卻打破這些既定規則,乘機從中佔了便宜,而千百年來人們都以田忌為睿智,所以,自上古開始,破壞規則的被認為聰明人,遵守規則都被認為傻子。所以君臣憲章公佈不公佈毫無意義——你家太祖說過‘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不是照樣有人破壞。
可見,擺在那裡的規則都是死的,權力架構不打破,再好的規則也會被破壞。所以我不著急公佈規則,我會讓人人都清楚破壞規則對他們的侵害,讓天下百姓都來參與限制皇權……所以,對我來說誰當那個皇帝都無所謂,今後那個皇帝位子,也就是一個享清福的人形圖章,事情不多麻煩不少。因為你是我妹夫,這位子就便宜你了……哈哈,你放心,我是不會跟你搶的。“
趙師俠尷尬的一笑,心中既有點輕鬆,又有點說不清道不明的煩躁。
時穿所說的“君臣憲章”屬於第五封奏章,這封奏章裡時穿打著恢復仁宗時代政治風氣的名義,明確要求嚴懲朝廷中的奸臣,更上本溯源要求剝奪王安石封號,懲治蔡京、梁師成、李邦彥、王黼、朱勔等奸臣。說到懲治奸臣之後,時穿話題延伸,要求設立一種機制,防止皇帝對奸臣信任與重用——由此,順理成章提出了君臣“各守其道”的條約式約束。
這封奏章依舊採用明發的方式投遞,奏章一出天下震動。張叔夜離齊州最近,接到奏章嘆了口氣,對左右說:“當年我提拔時長卿,但因其性格莽撞,只想讓他擔任一城捕盜足矣,可惜童貫那廝……”
張叔夜的意見並不與他的幕僚一致,其掌書記搖頭說:“大人,其實我覺得時長卿說話句句在理,當今之禍,罪不在金人而在官家。官家罪己詔上已經承認這點,可惜官家向來是‘誠懇認錯,絕不改悔’——伐遼之後,若官家稍有改悔,怎會有燕雲之難?燕雲之後若官家改悔,哪會有今日金人兵臨城下?
這次,時長卿一句切中時弊。指望官家該毀是指望不上了,如此一來,即使我們這趟打退金人,照官家這樣折騰下去,金人還會再來,那時候我們怎麼辦?“
張叔夜用的幕僚都不簡單,前一任幕僚是名臣李若水,這一任幕僚看問題也很深刻——他說的基本上是真實的歷史事實,向金人投降後的道君父子又覺得群臣的鄙視令他們屈辱,於是又去招惹金人,終於把這個國家與民族折騰滅亡了。
基本上,當時大多數宋人都看清了這點,但自小受政教合一的教育,皇帝是天之子,是神靈,是龍,所以他們不敢去想彈劾皇帝,或者想到之後不敢說出來,唯有時穿無所顧忌,他把大家想說的話都說出來了。自然,所有讀到明發奏章的官員士紳,都心有慼慼焉。
自來,跟風者好找,而陳勝吳廣輩難尋。時穿打響第一炮之後,這段日子朝廷雖然裝聾作啞,但官員們已開始蠢蠢欲動,只是大多數官員只知道提出問題與責難,卻不知解決的辦法。時穿所提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