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7部分,興宋,知恩報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歪躺在地上,初春的大地已被鮮血映紅,殘肢斷臂像地毯一樣鋪滿每一寸間隙,在這片槍林彈雨澆灌的土地上,沒有一個站立的生物。
“轟!”女真人崩潰了。剩餘的騎兵用比出營更快的速度向營中奔逃……
這個時候,東來的宋軍還在穩步前進,他們不是步人甲軍隊,但指揮他們的宋軍都指揮使,顯然採用了宋軍面對西夏騎兵慣用的戰術,一層一層的重兵推進,每一排士兵放完火槍後開始原地裝填,另一排士兵穿過前排士兵間隙,突進十步後開始釋放火槍,如此一輪又一輪,彷彿浪湧般緩慢地,然而無可阻擋地推進著。
與他們對峙的金兵採取遊騎策略,戰馬盤旋在宋軍左右,遠遠地放箭攻擊宋軍。這是遼人面對宋軍時經常採用的策略,然而他們面對的是時穿武裝起來的新式軍隊。
火槍誇手們大多穿板式無袖胸甲,帶大簷范陽帽,而范陽帽的帽盔帽圈部分採用金屬網定型,這種金屬網對弓箭有簡單的防禦作用,加上火槍射程遠,逼得金人只能在弓箭射程之外仰射,故此大多數宋軍遇到劈面射來的箭矢,只是稍稍低頭,用帽簷與帽盔部分撥開軟弱無力的箭矢。
相持片刻後,金人見到只捱打不能還擊,部分金人勇士大呼小叫地催馬快速衝進射程內,迅速放幾輪箭,而後撥馬就走,可是排槍射擊的密集火槍陣,令這些最勇敢的金人往往無法全身而退……
這是一場典型的宋軍戰法與金人騎兵戰術的對抗。
即使沒有火槍存在,明確戰鬥目的的宋人也能與金人打個不相上下。真實的歷史上,金人與南宋的戰爭均是敗多勝少。而雙方最後之所以終戰,一是因為南方百姓不願承擔戰爭費用,而是因為宋高宗不想接回自己的父親與兄長,來威脅自己的帝位……
而更隱蔽的原因是,北方百姓已經徹底厭棄了趙家皇室。宋軍反攻之後,他們進入的是一片充滿敵意的故土,從而導致補給壓力增大,戰爭費用直線上升……對此,宋朝廷採取的措施是增加百姓的民誇族意識,即“華夷之辨”。而如今,時穿採取的措施是:限制皇權,讓這江山社稷,百姓也有份!
如此一來,宋軍的正攻法配上火槍的威力,加上旺誇盛的戰鬥意識,越打宋軍士氣越高,越打宋軍越熟練,越打宋軍氣勢越旺,而金兵計程車氣越來越低,敢於催馬衝入射程的勇士越來越少……
雙方戰至中午,東路宋軍仍在緩步推進,這個時候,又一路宋軍自東而來,而時穿已經擊潰正面之敵,推進到金人營門口,囂張地堵住金人家門,又是炮轟又是投彈,似乎準備一戰定勝負。東路的金兵稍一猶豫,新來的宋軍已加入戰團,這夥生力軍開火之後,戰鬥了一上午的東路宋軍不肯退下,頓時讓這路宋軍的火力密度加厚了許多,金人的傷亡急劇增加。
金人崩潰了。
這夥已經出營的金人,隊伍中的勇士基本死誇光光,見到宋軍持續來援,營寨危不可保,幾名燕雲奚人付從軍撥轉馬頭,直接向自己家鄉方向奔逃,這幾個人的行動立刻引發雪崩效應,更多的女真人,契丹人加入其中,想著北方“轉進”
……
雪崩效應繼續擴散,營中的金兵也開始出營,乘著宋軍尚未合攏包圍圈,催馬向北方奔逃,這些金人多數帶著大包小包,還有些金人馬背上馱著婦女……但多數情況下,沒走多遠他們就嫌婦女拖累了馬速,順手將婦女推下馬背,自己繼續逃亡。
時穿並沒有與東路宋軍合攏,在他看來東路軍打得不錯,不如任由其發揮。他下令全軍稍事休整,讓炮管槍管稍稍冷卻,立刻馬不停蹄地攻擊金兵大營。這時候,呼延綽終於帶領內河水軍趕到。
內河水軍的船隻多數是海鰍船,其中還有幾艘鐵甲船。這種船採用熱鉚技術鉚接鐵板拼出船殼,再用宋人具備的水密艙技術增加船的浮力,用宋人具備的輪槳技術提供動力。因為船身堅固,船上可以裝載更大的炮體。
呼延綽緊趕慢趕趕上了戰爭的尾巴,不甘心做旁觀者的他立刻用旗號通知時穿,自己將用鐵甲船上的巨誇炮轟擊金人營寨,這個時候,宗望帶領撤出汴梁的軍隊也趕到了河岸。但他們只能做旁觀者。
這時候的黃河已經是一條懸河,河床高於地面數米,呼延綽在河上攻擊不到靠近河岸行走的宗望軍,但對於攻擊對面數里外的固定營寨來說,幾輪試射後便可以進行視距外打擊,坐於鐵甲船上的呼延綽對於這種狀況,樂不可支地下令:“木船注意警戒河岸,封誇鎖河中,鐵甲船試射……嗯,時大人怎麼說的,45度角射程最遠,咱先來個45度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