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4部分,山窩裡的科技強國,紅色風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亞爾維斯就已經感受到對方單兵實力的強大,在最後的一次襲擊中,蘇軍追擊士兵拼著老命向狙擊槍發射地派出來一個營的兵力。即便是再怎麼厲害的狙擊手也抗不過人海戰術的搜剿吧……
可是現實是殘酷的,對面的狙擊手身邊人數並不多,從槍口暴露出來的次數以及方位上看,這一片區域最多就是十來人,可就是這十來人,居然楞生生的將一個營的進攻給壓制了十分鐘之久,雖然這個營剩餘的部隊最後還是衝了上去,可是等衝上去對方早就已經跑的無影無蹤了,只留下了為數不多的一些彈藥拉銷和零碎瑣物。
打到現在亞爾維斯算是明白了,對面前來營救戰俘的部隊絕對不是普通的軍隊。這些人各個經受過長期嚴格的訓練,個人作戰技能極為豐富。就拿那個營最後的衝鋒來說,面對數百人嗷嗷叫的衝鋒,山林裡的那十來個人根本不慌張,而是極為精確的用著短點射進行射殺,這十幾人槍法各個出神入化,子彈不是往頭上招呼就是往胸口上撞,而且即便是蘇軍士兵在運動狀態下射殺的效率也相當的高,就憑這些人在三十秒的時間裡進行的快速射殺,衝鋒的幾百人中,衝在前面的百來號人象割麥子一樣倒在前進的道路上,可見這些人放在蘇聯的部隊裡都是特級射手的水準。而且即便是衝上去,這些早就撤離了不說,還在自己的位置上安放了定向爆破地雷,幾枚寬闊弧形扇面的闊刀雷爆炸飛濺而出的碎片使的自己又多了十來具屍體。
面對這樣的部隊,亞爾維斯想到了蘇聯各集團軍中的那些有著特殊本領,擅長於滲透和潛伏的偵察兵們。這些士兵各個身懷絕技,滲透、潛伏、暗殺還有追擊與反追擊都是一流的好手,在對德作戰中,這些人頻頻出動,滲透到德軍後方偵查情報和搞破壞,使對方防不勝防。
可是如果拿這些偵查兵和對面的這些中國士兵相比,那就只能說蘇聯的偵察兵僅僅只是剛入門的學生,而對方已經是深諳此道的研究生。
亞爾維斯的判斷還是挺準確的,在這個時空中,到目前為止,各國的特種兵作戰理論也才是剛剛出現了雛形,各軍事大國們還在就目前現有的裝備和作戰理論在摸索著組建自己的特種部隊。可是對於從後世過來的段國學,暗影部隊早在幾十年前便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系統的作戰理論和專業化訓練方式,在特種作戰理論上,中國的特種兵們已經遠遠的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上。
面對這些來無影去無蹤的中國士兵們,亞爾維斯知道要想對付這些人,要麼就出動絕對龐大的兵力進行拉網式的搜剿,要麼就調集足夠密度的火炮或者是機群象對付狙擊手那樣對疑似地進行地毯式的飽和轟炸或者是炮擊,在面對無差別覆蓋打擊下,別說是這些人,就連蒼蠅螞蟻也都要死。
可是現實是殘酷的,亞爾維斯手上這兩種資源一個都沒有。自己只是一個躲在後方二線的輕步兵師,裝備本身就已經不如在前線作戰的部隊,火炮什麼的除了有一些迫擊炮外什麼都沒有,要不然也不用讓自己計程車兵在前來的路上趟雷陣了。而兵力數量上如果到現在自己還有一個滿編師,亞爾維斯絕對敢第一個帶人衝講崇林裡繼續追擊,可是現在,原本就被抽調趕往前線作戰的部隊僅剩下不到三個團的兵力,好不容易在出事後收攏了兩個團這樣的部隊,可是在前來的路上光是趟雷就炸爬下了小一半團,現在對方人數不詳,如果就這樣貿然衝進崇林中,搞不好這一個半團剩下的兵力到最後能出來幾個都難說。
要說亞爾維斯還是聰明的,在這種兩難的情況下,他還是想出了對策,那就是將已經受損的那個團剩下的部隊派出鑽進崇林中繼續追擊。
這樣做有兩個後路給自己鋪墊,第一個是雖然自己讓對方營救走了戰俘,但是自己可以從對手的強大來為自己推脫辯解;面對這樣強悍的部隊,相信就是換了朱可夫前來指揮自己的部隊也無法能在對手手裡討到半分便宜。第二個就是很關鍵了,雖然到目前為止自己沒有抓獲對方的一個人,但是在幾次的小規模交手中自己的部隊積累了很多和對方這樣的精銳作戰的經驗,對對方的戰術還有個人能力也有了一定的瞭解,相信憑藉著這一條,指揮部就不能對自己下痛手;畢竟在軍事學習中,一種學習的方式是自己學習和摸索,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和對方實打實的進行作戰,只有在實戰中的學習才是最好最快的老師。
至於第三種請人來教?笑話,中國人的老話和蘇聯人的古語中有著相當接近的一句話——貓教老虎留一手。
亞爾維斯派出的那半個團的兵力跟在中國的營救隊伍後面兩天後便撤了,不是他們不想追,而是再追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