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口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372 電子戰(中),天兵在1917,馬口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基礎和條件,不管是液浮、氣浮還是靜電浮子陀螺統統搞不定,甚至連早期的滾珠軸承機械陀螺造得都磕磕巴巴。
所以,蘇聯想要在慣性導航上開啟突破口,真的只能另闢蹊徑了。為了避開那些加工和技術要求高的機械原件,似乎蘇聯只能在光學陀螺上想辦法。但是光學陀螺的核心實際上是鐳射器,雖然愛因斯坦早已提出了受激輻射概念,但是怎麼實現一直是個問題,而歷史上在1960年鐳射器才真正實現。某仙人現在考慮的是,要不要在學術界裝一下逼呢?(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