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約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9部分,重生之大總統,不受約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種誘惑不是我們之前理性的宣傳能阻止的!”
段祺瑞問:“大總統,那我們中國怎麼辦?什麼時候參戰?加入協約國還是同盟國?”
宋驍飛說:“現在主要的中立國,還有中國、美國、義大利在觀望,而義大利人很狡猾,他們在看中國和美國的行動,現在美國國內反對戰爭的聲音佔了主流,所以中國的態度很關鍵。我的計劃是。到時候中國出來調停。我要讓美國人明白,現在對自由世界最大的威脅,不是德國。也不是英國,而是要掘資本主義墳墓的布林什維克。我們的目標。這次不只是要沙俄終結帝制,我要讓整個俄國從地球上消失!”
段祺瑞說:“你的意思是要消滅俄國?”
宋驍飛說:“如果同盟國獲勝了,一個戰敗的俄國會成為德國的附庸;如果協約國獲勝了,中國借給同盟國的很多債券就收不回來錢了,這都不符合中國的利益。我想,如果時機到了,中國就出來調停。誰不服從中國就幫它的敵人打誰。”
梁士詒問:“什麼時機合適呢?”
宋驍飛說:“慢慢看吧,中國海陸空軍隊都做好戰爭準備。靜觀其變。和平需要用強大的武力作為後盾!”
1910年,事態的發展正如宋驍飛所料,布林什維克人這個歐洲的幽靈,竟然重新在俄國上臺了。
為加速使俄國退出戰爭,集中力量打西線,德國公開宣佈支援蘇維埃和列寧。德國參謀長施利芬安排列寧和一批俄國革命者經德國從瑞士到波羅的海小口岸城市扎斯尼茨,再從那裡赴瑞典的馬爾默。在德國的請求下,由瑞典政府把他們運往那時仍是俄國一個省的芬蘭。列寧很快到達俄國首都聖彼得堡,指揮布林什維克人控制蘇維埃。
並且,除堅守他們的防線外。德軍停止了東線的一切軍事行動。施利芬知道,非正式停戰阻止俄國國內派別團結起來共同保衛俄國。政治上老練的德國特務,偽裝成士兵。聚集在前線,雙方在溫暖的陽光下交起朋友來。
作為交換條件,列寧答應俄國將把波蘭、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芬蘭、烏克蘭和其他俄國領土繼續置於德國佔領之下,俄國還不得不把巴統、阿爾特溫和卡爾斯等地區交給土耳其。在沒得到政權之前,革命者出賣自己國家的領土,列寧認為這不是賣國,而是迫不得已的鬥爭策略。如果這些行徑是由當局進行,那肯定就會被革命者咒罵得狗血淋頭。
俄國4月改組的政府由社會黨的多數成員組成,作為政府領導者的克倫斯基還同時擔任俄軍陸軍部長。俄國已經打得筋疲力盡。英國和法國卻不管這麼多,他們的外交部通知克倫斯基:俄國必須遵守協約國的條約。繼續打仗,不然就不提供任何支援!法國特別堅持要俄軍從東面進攻德軍。否則就要俄國立即歸還天價的貸款。
克倫斯基作為一個享盛名的激進演說家,吹牛皮的功力和列寧差不多,他馬上訪問了前線以提高士氣和激勵士兵作戰。但前線計程車兵對他的雄辯充耳不聞,這時誰也不願意聽到別人鼓勵自己去當炮灰,俄國人的精神支柱沒了,同時,被德國人的大炮轟傻了。布林什維克的口號“和平,土地,麵包”比同德國人打仗有大得多的號召力。
克倫斯基不得不把退位的沙皇尼古拉二世搬出來,讓他來幫助自己宣傳俄國必須要繼續作戰。尼古拉二世樂於配合,他四處說:“無論是誰,如果他現在夢想和平,或者公開祈求獲得和平,他就是祖國的叛徒!”可是,尼古拉二世在位的時候,都沒人聽他的,更何況他退位了呢?
克倫斯基領導的政府為了表明俄國忠於協約國,下令由新總司令勃魯西洛夫發動進攻。這位將軍以倫貝格為目標,從精銳的高加索團、芬蘭團和西伯利亞團中再次調集了二十萬部隊,先頭部隊仍然是最精銳的哥薩克騎兵旅,他們開始突襲,竟然沒有遭到德軍的抵抗,德軍以為臨時停戰仍然有效。
在一開始的奇襲中,俄軍俘獲德軍一萬七千人,以後幾天又俘獲了一萬多人。這些勝利被克倫斯基大肆宣傳,被用來證明對德軍的進攻是多麼偉大,光榮,正確。俄軍甚至開始進攻倫貝格,東線指揮官興登堡和魯登道夫怒了,他們命令奧德軍隊於第二週迅速作好反攻準備,新開到的後備軍使用大量野炮在廣闊的戰線上進行反攻,俄軍的噩夢,又開始了。萬炮齊轟,俄軍從進攻者變為全線潰退,德軍則在後面窮追。不到一週,在勃魯西洛夫進攻期間俄軍所獲得的全部領土。實際上都被收復。
俄軍前線的紀律蕩然無存,逃跑如此普遍,很多軍隊自行解散。同時,在德國的支援下,布林什維克領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