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不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4章 經營,大漢箭神,莊不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沒出息。”天子一臉鄙視,神態卻莫名的輕鬆了許多。
他隨即找來徐樂等人,研究梁嘯提議的可行性。梁嘯提議召開一次儒法討論,這已經超出了對廷尉寺進行整頓的範疇,但是,這顯然是天子向天下臣民表示求賢若渴,見賢思齊的好機會。既可以藉此瞭解民間的態度,又可以將處置廷尉寺相關官員的責任推到民意上去。
依民意而行,總比找替死鬼好聽些吧?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贊同這個觀點,主父偃就提出了反對意見。論道不能等同於執政,儒者最大的本事就是論道,說起道理來,誇誇其談,口若懸河,但是一涉及到具體事務就不行了。當年孟子雄辯,無人能敵,可是為什麼沒有國君願意託之以國事?因為大家都知道,儒家那一套中看不中用。
最後,主父偃下了一個結論:梁嘯這個建議和儒家的理論一樣,看起來很美,其實沒什麼用。如果一定要說有什麼好處,恐怕只有淮南王新開的印書坊會得利。那麼多文章要印行,要多少新紙,花多少錢?僅憑這一項,淮南王就能賺得盆滿缽滿。
天子啞然失笑。但是,他還是接受了梁嘯的建議,委託竇嬰安排此事,現在可以先從長安開始,如果效果良好,再推廣到全國,屆時召集天下賢良齊聚長安,進行一個公開的大辯論。
竇嬰欣然領命,隨即出宮去找淮南王劉安。
劉安立刻找來了梁嘯。這件事雖然是竇嬰在辦,但是最初提議的人卻是梁嘯,而且在如何經營動作上,劉安只相信兩個人:女兒劉陵,女婿梁嘯。既然劉陵不在長安,就只有抓梁嘯的差了。
梁嘯趕到淮南邸,聽說天子已經基本接受了他的建議,他也很高興。竇嬰和劉安雖然分屬儒道,在學術問題上多有分歧,但是對梁嘯這次提議卻不約而同的叫好。不管最後結果如此,這都是聽取民意的一個好事,對臣民來說,多了一個發聲的機會,對朝廷來說,也是一次很有誠意的德政。
不過,梁嘯一開口,他的高大形象就崩塌了。
“只有能贏利的事,才有可持續性,才有做得長久,而不是一陣風。”
“你是說要贏利?”竇嬰和劉安導異口同聲的說道,然後兩個人互相看了一眼,劉安接著說道:“這可不是大塊文章,也不是能增廣見聞的遊記,有興趣的人不會太多。”
梁嘯笑笑。有興趣的人不多,那還搞什麼勁,要搞就是要搞大的,不敢說天下人都關注,至少長安附近的人都要關注。如果天子腳下的百姓都不關心這件事,豈不是很失敗。
“所以要想辦法搞一些吸引人的事。”梁嘯說道:“第一點,就是文章要有趣。不僅要言之以物,而且要通俗易懂。讓那些不識字的人聽人讀,都能聽懂是什麼意思,這樣他們才會關心。”
竇嬰若有所思。“這倒是個開啟民智的機會,讓更多的人知道朝廷的良苦用心,的確不錯。”
“考慮到書生作文都喜歡引經據典,排比文章,讓他們一下子寫得通俗易懂,恐怕不是易事。所以,最好能找一些評論員,由他們對文章的內容進行點評,不至於因為不明其意而產生誤解。”
“這個沒問題,長安遊士很多。”
“既然是生意,就不能用養客的形式,最好是用僱傭的形式。根據他們的水平和勤奮,付一定的報酬,並定期更新,使之不至於老生常談。有見識,文章受歡迎的人,可以推薦給朝廷。”
竇嬰也答應了。
“另外,為了讓那些遊士們勇於發言,可以給他們發稿費,讓他們憑藉寫文章也能維持基本生活,不至於寄人籬下。俗話說得好,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短,如果寄寓於人,恐怕說的就不是他自己的話了。當然了,如果有人願意出錢養客,替自己寫文章,那我們也不反對,但是稿費照給。”
劉安提出了擔心。“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啊。”
“大王別急,還有其他的開支呢。”梁嘯接著說道:“文章印出來了,還要賣掉,才能換錢,而且越快越好。讓你們去賣,肯定不合適,不如招募一些半大小子,就是那種將成年未成年,有體力,沒正事的小子,讓他們去推銷,根據銷量給一定的報酬。如此,文章可以儘快送到讀者的手上,他們也能獲得一定的報酬,補貼家用也是好的。”
劉安有些不安起來。“那需要多少錢啊?”
“一篇文章,以千字計,紙墨工錢全算上,成本是多少?”
劉安叫來負責人,推算了一下,大概是兩個五銖錢。
“那好,一篇文章賣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