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書杳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0. 監考官 ,我嫁首輔后皇帝前夫瘋了,音書杳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嫁首輔后皇帝前夫瘋了》最快更新 [aishu55.cc]

三月過半,上京城裡春意漸濃,而太學選試也愈發臨近。

大梁太學乃是朝廷設定的官學,於每年春天舉行選試,凡開蒙後學子,不論年齡皆可應考,由主考官根據答卷賦予等次,依照排名錄取入不同等地的學館,主要學習四書五經、史籍策論等,因有翰林院的大儒授課,故而一般甚少有民間學府可與之比肩。

不過太學學子也是同其他各地的書生一樣,需在每三年一次的科場中考中,方可入朝為官。

大梁歷來的太學選試,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參加選試的考試,不論出身家世,皆可報名參考,依照答卷等地錄取;另一種則是家中有爵位封蔭者,每次選試可舉薦族中優秀學子,由太學並翰林院幾位大儒評定優良,也可入學。

既有舉薦,其中可操作之處便多了起來,大梁初立時,舉薦之人尚且可算得上公平公正,可待這麼多年發展下來,其中往來人情、勢力勾連錯綜複雜,早已失去最初舉薦的效用。

最誇張的,嘉御朝曾有幾年,屢有紈絝子弟入學,甚至在太學中搞出偷雞摸狗、奢靡享樂之風,與整個太學設立的初衷背道而馳,在老太師沈礪上書嚴陳其弊後,方以開除帶頭幾人消停了這股糜爛風氣。

其後雖沒有那等誇張之事,但太學中依舊每年都會因舉薦之由進入不少鬼混“鍍金”之輩,實在算不得什麼好事。

由此祁珩即位後,才與裴傾商議,定出新政諸事,並將科舉太學改制作為重中之重。

承寧三年正逢三年一度之科考,三月太學選試後就是春闈,兩試聯考,恰是改革之良機。

於是隨著太學選試將近,不僅太學,就連翰林院,乃至內閣、六部等,都因此忙碌起來。

三月十八這日,裴傾帶著一卷聖旨到了翰林院,以清正選試製度、嚴防科場舞弊為由,從翰林院中徵調數人,在三月廿二開始的太學選試上作為監考官,監督應考的諸位學子,而其中,正有才回京不久,如今剛任翰林院侍書的溫謙煜。

總共就不到四日準備時間,這明擺著是聖上怕那些世家弟子還想矇混過關,所以卡著臨到關頭,才宣佈出來。

前幾日雖還有那些頂著功勳爵位的老臣“負隅頑抗”,但鎮國公都被年輕的帝王大罵一通之後,誰人還敢觸那個眉頭?

新帝年紀是不大,但是身邊還有個裴傾呢,未及弱冠便入朝為官,不到十年就成了大梁最年輕的首輔,這樣的人就算整日一副端方和善模樣,等閒誰又敢惹?

是以那些耍手段想同以前一樣入太學的世家子弟,紛紛蟄伏起來,面上恭敬順從,背地暗度陳倉,以致這上京城的春日,表面上一度看起來安穩和樂。

沈明嫣自然也聽說了此事。

自打外頭傳言四起,沈家也傳出三姑娘要與溫家公子定親的訊息後,映冬便格外關注起與那溫家有關的事情來。

溫謙煜被選作了監考官的事,自然很快便經由映冬的口傳到沈明嫣耳朵裡。

只是與映冬欣喜可能的未來姑爺被聖上看重不同,沈明嫣卻隱隱覺得這些事裡透著蹊蹺。

她並不記得前世,甚至前前世,有什麼徵調監考官的舉措。

祁珩與裴傾在新政推行上配合默契,一個紅臉一個白臉,把些舊臣搞得七上八下,最終那些想要和以前一樣矇混過關的世家子弟,還沒等考完就已被李況帶領的明鏡司通通趕出了考場。

哪用得著從翰林院調一堆文官去監察?

可她人不在朝中,所知甚少,除了依仗從前的經歷推斷,卻根本不得其他頭緒。

索性因選試臨近,整個沈家的關注點都落在了她那五弟沈明景的身上,小鄭氏不來找茬,她亦有精力在收到金州回信前,研究一下出京後可選的安全路線。

及至三月廿五這日,這場因小公子而起的忙亂幾乎達到了頂峰,為沈明景參加選試準備的筆墨紙硯等物,足足備了有三份。

選試中的吃食衣物,小鄭氏更是親力親為,一樣一樣檢查。

可誰都沒想到,眼見著第二日要考試去了,廿五這日晚上,沈明景卻偏生求著祖母,要見三姐姐一面。

沈明嫣很是好奇,雖她與沈明景的關係還算不錯,也並不討厭這個會在小鄭氏為難她的時候偷偷去請祖母當救兵的弟弟,但她還不至於與沈明景的關係有那麼好,值得這孩子臨著考試前都要見她一面。

八歲的沈明景已長了些個子,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古代開特殊教育學院

尹木木

憶歸兮

醉雲煙

逍遙武神

窮得叮鐺響

有些故事就要發生了

蘇小小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