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岸七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0章 朕治你一個欺君之罪,九品獄卒:開局竟和魔教教主相親,左岸七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朝議所議立新君一事,便以李諾的強勢一言堂而落下了帷幕。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無人敢忤逆這位權勢滔天的武安公之威儀。

就連宗人府、刑部、大理寺的一把手們都沒敢對李子安對於越王的不審而誅有任何的意見。

先後斬殺文宗景泰二帝之魂魄,再斬藩王,這等兇殘的劊子手,還是少惹為妙啊。

總而言之,在立新帝的關鍵時刻,還是夾起尾巴老老實實做人吧,可不能給李子安抓住小辮子。

次日。

披麻戴孝。

舉國哀悼。

哭聲震天。

慶陽素顏朝天,身著布衣,親扶景泰之靈棺入皇陵,後於太廟宣告天下。

景泰一朝,至此畫上了一個句號。

第三日。

在禮部的主持下,大典盛行,上承天意,下順民心,新君繼位。

文武百官紅袍紫服,樸繡禽獸,入殿朝拜。

這一刻,慶陽正是將大胤公主的身份改寫成為大胤女帝。

妖族、東海、密宗、劍宗、乃至西域十六國的使臣們,也是上朝恭賀新君繼位。

大胤王朝,至此展開了新的篇章。

而新君登基的第一件事,就是為文宗和景順二帝棺蓋論定。

正如李子安所言,新君將先後兩任帝王的諡號改為了“紂帝”和“桀帝”。

朝中眾臣皆無異議。

畢竟這兩位帝王做的事情,確實是違背了人倫大義。沒將這倆帝的牌位遷出太廟,已經算是仁至義盡,給大胤皇室挽留了最後的尊嚴。

而第二件事,則是著刑部、大理寺、監察院,三部聯審,徹查十七年前的葉長卿一桉。

眾臣心如明鏡。

這是李子安借女帝之手,為葉長卿翻桉。

世行沒有不透風的牆,有心人早已打探出了訊息——李子安的一房名為葉紫鳶的美妾,便是葉長卿的孫女。

所以,沒人敢出聲反對,不然就是和這位權勢滔天的新晉太師過不去!

而隨著新君的登基,大胤的朝政也是逐步進入了正軌。

年輕官員們也是紛紛吁了口氣,這位女帝並沒有一登基就大刀闊斧,甚至也沒追求責任。如此一來,朝堂就穩了下來,更是也得到年輕官員們的好感,不說為女帝肝腦塗地,但起碼不會陰奉陽違。

而這位讓人又喜又怕的太師大人,也就女帝登基那一日親臨大典,其他時間都沒再出現。

半個月後。

洛陽皇宮。

李諾大咧咧地半躺在躺椅上,享受著宮女的貼心照顧和服務。

“冰鎮西瓜果然是解暑神物,一口下去,舒爽無比。”

一大口吞下宮女遞來的紅瓤西瓜,李諾愜意地伸了個懶腰,“不過這行宮雖好,但還是懷念長安的滿宮金菊,咱們何時回去?”

女帝翻了個白眼:“這才一個月呢就提出遷都回長安,會不會不太好?”

李諾上下打量著這個舉手投足之間盡顯萬種風情的女帝,笑道:“這一個來月,我都沒露面,而你也是將朝廷打理得井井有條,我想你這位置應該是坐穩了,即便遷都,誰敢反對?”

“治大國如烹小鮮,急不得。況且,若要重新遷都,長安宮不得要重新修葺?遷都所耗人力物資,這些加起來又是一大筆銀子。”

當了女帝,李憐月當然就不能任性而為了,凡事都要再三斟酌,尤其是一些勞民傷財的政策。

李諾打趣道:“才當了一個月的女帝,就已經開始精打細算了啊。”

李憐月揉了揉太陽穴,哀嘆一聲:“誰叫我接手了這麼一個爛攤子呢。剛問過戶部了,如今國庫只剩下一百萬兩銀子。可這離秋收還有足足三個月呢!在這三個月,殤陽關那邊至少要五十萬兩軍費,燕京那邊需要二十萬兩的邊關支援。剩下的三十萬,連各官各級的俸祿都發不出來了。”

“虧空這麼多?那前些年都是怎麼熬過來的?”

李諾驚訝道。

他之前對朝廷財政並不怎麼關心。

而今自家媳婦接手了,他當然就得打起精神,一起想辦法渡過難關了。

李憐月倍感頭疼:“我問過了,前些年……一直都是崔相補貼著虧空,每年從崔家籌集三百萬兩補充國庫呢!當然,三百萬兩雖多,但放眼軍隊,也就只夠殤陽軍一年的軍費支出。所以更過的還是拆東牆補西牆。可這拆來拆去,到了我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魔主之君臨

參江

我為劍者

徐徐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