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內閣請兵勤王,天子煉通靈蠱
左岸七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1章 內閣請兵勤王,天子煉通靈蠱,九品獄卒:開局竟和魔教教主相親,左岸七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原本就是雄城的洛陽晉升為大胤國都後,較之以往更是熱鬧了百倍都不止。
大街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絡繹不絕。
尤其是從事宅院買賣的掮客們,幾乎都是忙瘋了。
而對於長安即將要被北蠻鐵騎踐踏覆滅一事,生活在洛陽城裡的人們沒有一點兒的擔心。
洛陽和長安之間隔著一條大江呢。
蠻族鐵騎能在草原、平原上馳騁萬里,無人能擋。但論水戰,呵呵,北蠻子可是連游泳都不會,一旦進了江,那就是旱鴨子落水,根本不用打,他們自己就要暈菜了。
所以洛陽城裡依然是歌舞昇平。
當然,這樣的一幕幕情景,無時無刻都在江南各處上演著。
畢竟天下人,乃至朝廷袞袞諸公們都認為北蠻南下無非也就掠搶一二,想要霸佔中原那無疑是痴人說夢。
他們會下地耕種嗎?
他們會治理天下嗎?
他們只會放牧吃肉而已。
對於北蠻子,中原王朝任何一個人,在驚懾於他們無敵鐵騎的同時,也是對他們懷有濃濃的鄙視。
該逛青樓的繼續逛青樓,該飲酒高歌的也繼續飲酒高歌。總之,明日的太陽依然會在約定的時間升起。
說回洛陽。
洛陽雄城乃是七朝古都,大胤逐鹿中原問鼎天下後,覺得不太吉利,而且也要消除大周的餘威,這才定都長安,花了足足十年時間重新建造了皇城皇宮。而經歷數千萬風雨而不倒的洛陽也就成了副都、陪都。
所以,洛陽城裡也是有皇宮的,而且所建比長安的更加宏偉,畢竟是凝聚了數個朝代的經典隗寶。
景泰帝倉皇之間遷都洛陽,大臣們雖有反對,但力度不大,也正是因為洛陽城裡有一切現成的東西,稍微收拾一下就能直接用。
洛陽皇宮。
御書房。
景泰帝將奏摺一丟,板著臉,很是不悅地望著正襟危坐的內閣大學士們,語氣充滿了冰冷:“國師和酒劍仙都不出力是吧!占星臺的那位也不出手是吧!好啊,這個大好江山乾脆就直接讓給蠻族好了。”
“陛下息怒。”
眾卿齊齊跪地。
“息怒?朕如何息怒?”
景泰帝往桌桉上重重一拍,憤怒道,“朕坐上這個位置才多久啊,蠻族這就打到家門口了!這讓朕百年之後如何去面對祖宗?還有,武帝城的事情到底查清楚了沒有?”
“陛下,據探馬回報,當時武帝並未在城中,所以蠻族大軍才會毫無阻擋地長驅直入。”
內閣首輔崔無悔經泰山一事後就不知所蹤,禮部尚書杜宴則是留守長安,故而現在內閣中便以吏部尚書竇拯為首。
他而今也已七十有三,不過一身儒道修為倒是十分雄厚,乃是【四品真意境】大儒。
而能進御書房直接和君面奏的這些內閣大學士們也是有了幾張新面孔。
鴻臚寺卿鍾北山乞骸骨後空出來的位置,由盧望達補增。還有原本的襄陽知府、禮部左侍郎“陳老實”,這幾個強壯派都增補進了內閣。
景泰帝眸中綻起一絲濃烈的殺意:“好一個武帝!這是要做人族叛徒啊!”
竇拯道:“陛下,武帝當年和太祖曾有過約定,為我大胤效力兩個甲子。而今算算時間,也差不多了。此事因年代久遠,故而我等都沒做到未雨綢繆,這是微臣失職。”
習慣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近百年來,大胤已經習慣了武帝鎮守北域,便覺得此乃天經地義之事。
有一內閣大老不滿道:“武帝當誅!他可以提早告知於朝廷,而不是這般隨意離開,放任蠻族南下!”
竇拯瞥了這個比他還要年邁十歲,但依然霸佔內閣閣老位置不放的戶部尚書,說道:“現在說這些都沒用了。當務之急是傳令各州各道勤王。”
景泰帝半眯起眼眸,心中有些遲疑。
勤王,確實是一個好辦法,但就怕這樣一來會尾大不掉,會嚴重威脅到他的皇權,
其實景泰帝心裡還有一個盼頭,就是嶺南西楚那邊。若是西楚大軍能北上和北蠻爭雄,那他就真的可以坐山觀虎鬥了。
只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啊,而且他也沒搞明白,西楚大軍佔領嶺南後為何就按兵不動了?
他倒也派人去找巫族派來的那個聯絡人,可惜這個病態青年早已不知所蹤了。
這讓他有些心慌,不過看到木盒裡他想要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