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朝堂爭鋒花落誰家?著太子太師節度三道,平叛南疆!
左岸七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4章 朝堂爭鋒花落誰家?著太子太師節度三道,平叛南疆!,九品獄卒:開局竟和魔教教主相親,左岸七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著這位新晉的武安公容光滿面、大步流星地登上了金鑾殿,朝堂上諸公們心情五味雜陳。
而像國子監一系的大臣們,恨不得英勇附體,上前進言,好讓陛下收回那世襲罔替的國公爵位。
但,他們慫了……
李子安的強勢以及睚眥必報的性子,他們早已領教過了。
這廝若死了倒還好辦,可現在又活了過來,而且鋒芒畢露,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此時也只好先暫避鋒芒,待年後再做計較了。
當然,如果帝師崔無悔,這位文官領袖,堂堂二品大儒能夠站出來勸說陛下的話,那就再好不過了。
現在整個朝堂上,也就崔無悔能夠壓制李子安一頭,哦不……被封了武安公後,應該是平起平坐、勢均力敵了。
這也讓朝堂上的一些中立派的立場有了一些動搖。
哪裡能有什麼真正的中立派?
歷代的黨爭可都是血淋淋的,白刀子進紅刀子出。
一旦景泰一朝的黨爭正式拉開序幕,那麼朝堂上沒有誰能夠置身事外。若想倖免於難,那就只有一條路可走:急流勇退,乞骸致仕!
站隊的重要性就無須贅言了。
竇拯夠牛逼吧,四朝老臣,百官之首,可是站到了李子安的對立面,結果手段不夠,打蛇不死反受其害,被李子安逼得告老還鄉方才保住了晚節。
不過除了崔相之外,還有一個人可以出來說道說道還不會沾染晦氣。
就是你了,親愛的御史中丞陳琳大人!
之前你不是上跳下竄歡快的像只猴嗎?還想在落井下石,在李子安的屍體上重重踩上一腳呢。
咦。
這人呢?
哦,原來躲在了最邊上的角落裡。
不過一直低著頭看腳尖幹嘛?
這麼閒,在數螞蟻嗎?
還真是奇了怪了。
今日的陳大人怎麼一改往常之態,成了一個慫包蛋了焉?
你倒是發揮你御史的職能,趕緊上去噴啊!
屍餐素位可不是你的性格呀!
嗯,我們一定會在背後竭盡全力的……默默支援。
當然,這些狡猾如狐的朝臣們都還不知道,他們口中這位剛正不阿、逮誰噴誰的御史中丞琳已經改換門庭了。
而今,人家已成了李子安的門下走狗。
有香噴噴的肉骨頭吃,陳琳又怎敢狂吠主人?
嘿,他還幻想著如何名垂青史呢!
言歸正傳…
李諾上了朝,自然是拱手謝恩,將面子文章做得那是花團錦簇,誰都挑不出毛病。
一時間,君臣和諧,君明臣賢,倒也隱隱有了大胤中興之勢。
一番閒談過後,景泰帝便聊起了正事。
“李愛卿吶!你可知朝廷在南疆那邊投入的戰事已陷入了僵局,不知李愛卿可有何破敵之策教朕?不如便由愛卿你親自掛帥督軍南疆如何?”
“陛下,此乃武事,微臣不過一介文臣,出出主意倒還勉強能夠勝任,至於沙場點兵,還是莫要插手為妙。更何況,滿朝文武中不乏帶兵作戰經驗豐富者……如鎮南伯、平西侯、張尚書等等,都能做一方主帥!微臣相信,有他們出馬,定能平定南疆。”
李諾一改往常之風,倒成了謙謙君子。
演戲嘛,誰不會。
而景泰帝當了幾十年皇帝,倒也有資格和李諾競爭這三金影帝的頭銜。
他做出一副親賢臣遠小人的模樣,笑嘆道:“李愛卿別謙虛了。你當初可是以一人之力扭轉乾坤,力保長安不失,故而,你的國公封號為‘武’字開頭,便是對你軍功的最大肯定。朕相信,由你掛帥,萬無一失,為南方流離失所的老百姓們撐起一片天也!”
景泰帝此話一出,國子監一系的朝臣們可都是瞬間明白過來。
若論治理天下、帶兵打仗,他們或許能力稍顯不足,但論揣摩聖上心意,那絕對是一等一的厲害!
便見一緋袍大官出列說道:“陛下,老臣附議。南疆地勢複雜,易守難攻,而朝廷此時缺兵少將。但若由太子太師親自掛帥,主政南疆,老臣相信,以太子太師之能定可輕易剿滅魔教,平定南疆,解救南方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還天下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臣等附議!”
“微臣附議!”
朝上,大概四分之一的官員們齊齊出列跪地附和。
“諸位卿家請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