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文創好手
肉都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7章 文創好手,1990:從鮑家街開始,肉都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嘴。
平松和廣幾乎每天都會抱怨一遍,不,應該是很多遍。
“放心吧,音樂會肯定有這首曲子的。”佐藤裡菜安慰道。
她覺得,既然說了“可以期待”,肯定不會讓樂迷們失望的,到時候肯定會有特別節目。
平松和廣嘆了口氣,“但願吧,但即便如此,也要等很長時間。”
“也不知道音樂會的錄影帶什麼時候會對外發售。”
他們幾個人,只有平松和廣買了一張票,因為其他人的零花錢都不夠買票,所以即便音樂會上演奏了《風居住的街道》,他們也只能等到音樂會的錄影帶對外售賣的時候才能聽到。
又或者,周彥出一張新專輯,把《風居住的街道》放進新專輯裡面。
“我現在對這個周村非常好奇,不知道那裡是什麼樣子的,才會讓周彥作出《風居住的街道》。”平松和廣說道。
佐藤裡菜點點頭,“嗯,我也十分好奇。”
曲子固然好聽,但是曲子背後的故事往往更加吸引人,就像是《遙遠的旅途》那個錄影帶,平松和廣他們翻來覆去看了很多遍,就是想知道周彥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作出《借黃瓜》的。
“以後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挺想去中國看看的。”平松和廣說道。
“聽說中國的消費水平並不高,你可以考慮在假期的時候過去。”
“還是算了,等到大學的時候再說吧。”
平松和廣有去中國旅遊的想法,但是跨國旅遊對現在的他來說,有點遙遠,他準備等到高中畢業的時候再考慮這個事情。
他想去看看長城,在上面聽《萬里長城》,想去故宮裡面聽《故宮的記憶》,想去周村聽《風居住的街道》。
還有《想飛的鋼琴少年》裡面出現的那個音像店,他想去看看店裡面的那架鋼琴,還想去看看中國的中央音樂學院,那裡可是周彥的母校。
對了,還有黃瓜。
自從聽了《借黃瓜》之後,平松和廣就對中國的黃瓜格外感興趣。
在中國,黃瓜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存在,能讓周彥專門為它寫一首曲子?
在聽《神秘·國度》的時候,平松和廣的思緒已經跟著那些音樂在中國神遊了很多地方,他期望著有一天,能夠真正地跟隨著周彥的腳步,去探尋中國的那些古蹟。
……
對周村感興趣的,可不僅僅只有平松和廣這樣的霓虹人。
自從《燕京·無聲》特別節目播出之後,很多人都注意到了周村這個地方。
有些離得近的,已經趕到周村旅遊了,他們也想看看讓周彥作出《風居住的街道》的到底是個什麼地方。
周村的人,忽然感覺村裡變得更加熱鬧了,街道上多了很多揹著大包小包的人,上來就問“風居住的街道”在哪兒。
還別說,周村的人真的都知道“風居住的街道”。
陳書記把“風居住的街道”牌子豎起來之後,最先吸引的就是周村本地人,大家來來去去的,都能看到巷子口豎著的那個牌子,也知道之前有個音樂家在這裡創作了一首曲子叫《風居住的街道》。
因此,外地人一問,本地人就熱情地把他們往“風居住的街道”那邊帶。
陳書記多精明的一個人,他一看來了這麼些個遊客,就知道不能白白浪費這波宣傳,所以大手一揮,斥“巨資”一百三十五元錢把那個巷子又給裝修了一下。
他在裡面搭了一個並不大的木頭亭子,又帶人把地面給重新整理了一下。
木頭亭子搭好之後,陳書記每天都帶著街道上的老頭老太太們在亭子裡面開“音樂會”。
除開這些,他還弄了根大竹棍,把中間掏空,做成了一個大號的笛子,還刷上了油漆,就掛在巷子裡面的牆上。
這笛子自然是不能吹的,但是它非常顯眼,站在巷子口一眼就能看得見它。
湊近了,還能看到大號笛子的身上刻了有“風居住的街道”的字樣。
不得不說,陳書記搞文創是一把好手,這些東西都是看著招眼,但花不了幾個錢。
這些招也挺有用,外地遊客們就是衝著“風居住的街道”來的,等他們來了之後,發現這個街道還真有那麼點意思,很適合遊客拍照。
街道的人多了,供銷社的生意也變得更好。
因為知道遊客們是衝著《風居住的街道》來的,所以供銷社的售貨員孫啟秀還特意進了一些品相一般的竹笛、二胡,想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