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我們失敗了
肉都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9章 我們失敗了,1990:從鮑家街開始,肉都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不能太激進,想要改革,不宜刀子動太快,根本上的東西,要慢慢來,比如說為了保證製片廠的利益,先提高電影院的收入以及複製的價格,在管理上做到最佳化。另外一派認為,不破不立,原本的模式早就不適合當下的環境,隨著改開深入,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把更多的權利交到市場,交到民營企業手裡,這樣才能刺激行業發展,有部分人主張學習國外的分賬模式,讓更多的民營資本進入到行業當中。”
雖然霍思齊對電影不瞭解,但是內部訊息卻知道不少。
作為一個過來人,周彥知道,最終還是第二派獲得了勝利,後來中國的電影市場發展也是沿著這條路走的,先是分賬,然後逐步放權,最終民營資本大量湧進市場。
“思齊哥你有什麼想法?”周彥問道。
他知道,霍思齊這麼關心影視行業的事情,當然不是閒的無聊,霍思齊肯定是有所求。
上次他哥周宏就說過,霍思齊想要進場,但至於霍思齊具體有什麼打算,周彥並不知道。
主要是周彥覺得,現在未必是進場的好時機,中國電影的改革還在醞釀,並沒有正式開始,想要拍電影,也就只能走湯臣跟年代的路子。
霍思齊攤攤手,“其實我也沒有太具體的目標,我只是覺得中國電影這一改革,肯定是有機會,有風口的。”
“我對電影行業瞭解不多,所以才要跟你們這些專業人士多溝通。”
霍思齊的意思很明顯,就是他對影視行業也不是很瞭解,但他有人脈、有內幕訊息,這對接下來的中國電影市場來說,是得天獨厚的條件。
周彥思索了一會兒,說道,“我覺得你可以先弄個公司,做一做其他業務,比如廣告、宣傳之類的,成本不高,還能時刻保持著跟電影行業的聯絡,後面瞅準機會再強勢進場。而且你也不要光盯著電影,電視劇也可以考慮考慮。”
“怎麼說?”
“現在國內經濟發展很快,越來越多人的家裡都購入了電視機。電視機越來越多,電視劇的市場也會越來越大。”
“是這個道理,那你剛才說的廣告、宣傳之類的業務,是什麼情況?”
周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說道,“思齊哥,你有沒有發現,國內的好多企業,並沒有統一的標識?”
又怕霍思齊聽不明白,周彥又舉例道,“你看國外的品牌,肯德基,麥當勞,都有屬於自己的標識,離老遠看過去,就知道是他們。”
霍思齊想了想,“確實如此,一眼就能看出來他們跟普通商家的區別,而且都是統一的,我看過好幾個麥當勞的店,門頭的標識全部一樣。”
“沒錯,就是這個意思,你再看看中國那些企業。就說銀行吧,都只有一個名字,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很多離近了才知道是一家銀行,而且湊到跟前才知道是哪家銀行。”
霍思齊明白了,“所以說,我們可以開個公司,給這些企業提供標識設計的業務。不僅僅是銀行,還有很多其他大小企業,都有這樣的需求。”
“關鍵是國內現在沒人去做這些東西。”
不是沒人想到,只不過做這些業務需要條件,而且國內現在不時興這個,那些大企業未必願意花錢做這些,需要去給那些企業創造需求。
霍思齊被周彥說的有些心動,不過他又皺起眉毛來,“我對這個也不太瞭解,你有什麼路子麼?還是說,我們可以去國外拉團隊來幫我們幹活?”
“不需要,設計這玩意,說難也難,說易也易,咱們國內不缺這樣的人才。”
“你有認識的?”
周彥點點頭,說起設計,他想到了兩個人,一個是董文苗,作為視覺傳達方面的專家,董文苗不僅僅在服裝設計上有獨到之處,在其他方面,比如符號設計、色彩設計上水平都很高。
另外一個,其實他也不算認識。
之前他跟王曉帥他們出去吃飯的時候,正好碰到“周彥燕師大後援會”的幾個會員,當時這幾個會員佩戴的那個徽章讓周彥印象很深。
那個徽章的設計思路,很適合企業的logo。
如果霍思齊真想搞廣告設計公司的話,他準備去找一找這個徽章的作者。
聽到周彥有路子,霍思齊高興道,“老三,這事就交給你了,如果你能把班子搭起來,到時候我來公司拉業務……這樣,到時候我、老二還有你,我們三個人一起開一家公司,老二出錢,你負責技術,我來拉業務。”
霍思齊的思路非常清晰,他就是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