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克隆羊,海爾香舍的秘密?
肉都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4章 克隆羊,海爾香舍的秘密?,1990:從鮑家街開始,肉都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紛看了過來,表情詫異。
知道自己衝動了,洪志連連作揖跟大家告歉。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其他人本來也只是想看有什麼熱鬧,見洪志道歉,並沒有說什麼,都重新把注意力放在書上面。
不過很快,教室裡面的議論聲就漸漸響了起來。
看到“真相”的學生越來越多,激動的學生也就越來越多,他們不好意思大聲喧譁,只能小聲地跟旁邊人討論。
這裡畢竟不是課堂,尚文雅沒有組織大家討論。
其實這段時間關於海爾香舍以及《別讓我走》的訊息非常多,很多人都猜測《別讓我走》就是講克隆的,畢竟前文就有蛛絲馬跡。
但是另一部分人則認為只是出版社故意往這個方向宣傳,哪有這麼巧的事情,周彥剛寫完一本克隆,克隆技術就大突破?
只是現在看來,這個巧合真的實實在在發生了。
《別讓我走》果然是一部跟克隆技術高度相關的,這讓人有種不可思議的感覺。
其實這些年跟克隆有關的科幻也有一些,但是《別讓我走》顯然跟他們之前看到的那些科幻並不一樣,這部的視角更在意的,反倒是隨著主角們的成長,世界的真相一點點呈現和展開的過程。
這好像是克隆人的故事,但又好像是每個普通讀者都會經歷的事情。
因此,這部的情感衝擊力,要比一般的跟克隆有關的強。
洪志看書的時候,有個明顯的感覺,那就是即便知道了克隆這件事情,也沒有覺得被劇透,沒有任何失望。
正如書裡面,主角們明明好像已經知道了“複製”的意思,但是他們卻帶著複雜的心情去生活,有時候刻意逃避,有時候又渴望去探索。
洪志在想,這些孩子們到底人不認同自己是人,是跟其他普通人一樣的人,他們對“捐獻者”的認識到底是什麼樣的?
他們覺得這是自己的宿命,不去反抗,是他們沒有勇氣,還是他們完全接受自己就是“工具”。
“人們無法承受怎樣的痛苦,無法遭遇怎樣的悲慘經歷,無論如何不自由,都會在命運的夾縫中求生,接受命運給予的一切。人們不懈奮鬥,努力在如此狹小的生存空間內尋找夢想和希望。”
洪志直接被這句話給幹沉默了。
他明明看的是克隆人的故事,卻狠狠地代入了自己。
起初他並不理解男主力爭成為一個不錯捐獻者的求勝心,但是後來他逐漸理解了,或許一個人生下來就處在漩渦之中,就認為旋轉才是人生的常態。
求生……有時候不僅僅是求活下去的機會,也是在尋求生存的合理性與意義。
假如我連存在都沒有意義,那我何必求生,又能從何處求生?
而尋求存在的意義,首先要尋求一種合理的身份認同,而主角們一直在做的就是這些。
洪志深深地嘆了口氣,將手中的書合上,這是他看過最不科幻的科幻。
不過嘛,他原本就沒有把《別讓我走》當成科幻來看。
果然是寫出了《樹洞》的周彥,帶給大家的第一部長篇就如此特別,有趣的是,英國那邊竟然巧合地的實現了克隆技術突破,就像是在配合周彥發表新書一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