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小手拉大手》
肉都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5章 《小手拉大手》,1990:從鮑家街開始,肉都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時候,看到工藤靜香站在身後,還嚇了一跳。
周彥估摸著她應該是想要等到衣服吹乾了換上再出來,所以也就沒有問,閒得無聊他又走到鋼琴前面,準備彈會兒琴。
“你應該,換個,理由。”工藤靜香歪了歪頭,用挑起的嘴角向周彥表達自己的不滿,“至少,能騙到我。”
“這個,我也會。”
工藤靜香也跟著彈了一段,不過這次磕磕絆絆的,周彥當即知道了她大概是什麼水平了。
“你的手型不太對,現在糾正已經很難,因為你年紀不小了。”
工藤靜香明顯是野路子出身,她學鋼琴應該就是直接學的曲子,基本功沒有打磨,也沒有找到一個好的老師,她能把《歡樂頌》彈出來,都挺讓周彥驚訝了。
很多歌手學鋼琴也是這個路子,講究速成。
流行歌曲畢竟很簡單,一個零基礎的人,如果手指靈活,一兩個禮拜就能完成,慢一點的,兩三個禮拜也基本上能夠搞定。
但這種速成有不少問題,一是手型,多數速成的人都不會注重手型,導致彈琴的時候出現很多小毛病,二是不持久,速成的人,即便一首曲子彈幾百上千遍,可能過兩個月不彈,再彈就彈不好了。
最關鍵的是,每一首曲子都要重新學,看似節約了時間,反而浪費了很多時間。
如果新手能夠老老實實把《哈農》、《拜厄》、《車爾尼599》給練好,再去接觸那些流行曲目,就會發現這些曲子非常簡單,是真正的磨刀不誤砍柴工。
有天賦的人,樂理稍微學一學,基礎再打一打,拿到一首流行曲目的譜子,一會兒就能彈下來,而且還不會忘。
流行歌曲普遍結構簡單,樂理不好的人,看到譜子可能會覺得要素很多,但是熟悉樂理之後就會發現,旋律就是那麼幾塊,而且有跡可循。
周彥跟工藤靜香說的這句話重點在於手型上面,但工藤靜香聽在耳朵裡面卻都是“年紀不小了”,她氣鼓鼓地說道,“我很老麼?”
這話把周彥弄得一懵,心說這女人是真會抓重點,還是說女人對年齡都很敏感?
“呃……不老。”
周彥隨手彈了一段巴達捷夫斯卡的《少女的祈禱》,“其實手型也不是一定要改,有的鋼琴大師手型也不是特別好。”
他這話純粹是在安慰工藤靜香,確實有大師的手型在演奏的時候手型不標準,但他們都有各自的原因,並不是說他們一開始的手型就不對。
對於鋼琴大師來說,他們觸鍵已經不知道多少次了,所以能夠隨心所欲地根據自身的情況以及曲子的情況調整手型。
但是初學者,如果不講究手型,那就是在找死。
工藤靜香當然也不是那麼好哄的,她挪了挪屁股,多給周彥留了一些位置,“你坐吧,教我,手型。”
周彥點點頭,坐在她的旁邊,“這樣,手掌拱起,手指自然下垂,手腕這裡要……”
他給工藤靜香演示了一遍,然後又幫著調整工藤靜香的手型。
固定了手型之後,工藤靜香又彈了一段《歡樂頌》。
雖然手型對了,但是表現比剛才還要差,這也在周彥的預料之中。
已經學過一段時間鋼琴的人,想要改變壞習慣之所以那麼難,也是因為他們在改變的過程中會發現,改了反而沒有不改之前順手。
由此,慣性使然,最終還是會按照原本的習慣繼續彈奏。
工藤靜香皺著眉頭說,“感覺,彈琴,對你好簡單,對我,好難。”
見工藤靜香這麼快就抱怨難,周彥忍不住笑道,“那是你沒看到別人練琴時候的辛苦,我們以前練琴,如果手型不對,老師會直接打手的。”
工藤靜香看了看周彥的手,“你也,被打過?”
“當然。”
“那你,哭麼?”
“哭倒是很少。”
周彥又隨手彈了一段車爾尼裡面的曲子,“我記得,以前彈這段的時候,被打的最多,差點哭了。”
跟工藤靜香的談話,也勾起了周彥練琴時的回憶,那時候之所以彈車爾尼的曲子會感覺難,是因為車爾尼裡面的曲子基本上都是為了技術練習,非常枯燥乏味,彈那些曲子的時候,會讓人感覺自己是個沒有感情的練習機器。
工藤靜香看著周彥的側臉,他完美的下頜線跟長長的睫毛,像是星星跟月亮,讓人感覺乾淨明亮。
“一個男人的眼睫毛長這麼長幹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