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奧斯卡最佳配樂獎提名
肉都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9章 奧斯卡最佳配樂獎提名,1990:從鮑家街開始,肉都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289章 奧斯卡最佳配樂獎提名
徐風的電話剛掛了沒多久,周彥又接到韓三坪的電話。
電話剛接通,韓三坪就興奮地說,“跟你說個好訊息。”
周彥裝作還沒有接到訊息,問道,“什麼好訊息?”
“柏林電影節的入圍名單出來了,《放牛班的春天》入圍了。還有啊,你配樂的《理智與情感》也入圍了。”
周彥高興道,“那太好了。”
韓三坪聽到周彥的回答,反倒是疑惑起來,“你小子反應不對啊。”
“我這反應有什麼問題?”周彥奇怪道。
“你太高興了點。”
“啊?”
這叫什麼話,聽到好訊息,高興不是應該的麼?
“你是不是已經知道這個訊息了,故意在這給我演呢。”
周彥隔空給韓三坪豎了個大拇指,“三哥你真是洞察人心。”
確實,剛才他是演的浮誇了點,跟人設不太符合。
“知道就知道,不影響我開心,這次電影節我也過去,回頭咱們一起。”
“我可能要遲點,開幕式肯定是趕不上的。”
韓三坪也沒問周彥有什麼事情,只是說,“那行,我跟徐總他們先過去。”
……
《放牛班的春天》入圍柏林電影節的新聞,很快就見報了,而且這次報道的範圍很廣。
燕京電視臺甚至還花了十分鐘的時間,專門介紹了《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
很多電影人在看到這些新聞的時候,都十分感慨,真是人跟人不能比,周彥入圍一次柏林電影節,比一些電影節獲獎的新聞還要更受關注。
這幾年,因為陳愷歌跟張一謀他們,國人對電影節的瞭解也多了起來,但說到底,普通觀眾對電影節的關注並不是很多。
他們只關注電影好不好看,值不值得買票進電影院看,這個電影是否獲獎對他們來說確實有影響,但是不多。
而且大部分觀眾,也分不清三大電影節有什麼區別。
以往獲得三大電影節的電影,有些會獲得比較高的關注,但有些卻依舊沒什麼名氣,比如之前在報刊上批評過周彥的謝非導演,前年跟安李一起拿到了金熊獎。
但是謝非拿金熊獎這事,並沒有翻起太大水花,既沒有讓他在國際影壇獲得更高的地位,也沒有為電影的票房收入帶來質的飛躍。
《香魂女》跟《喜宴》放在一起,很多人都只聽過後者。
至於那些只是入圍電影節的電影,就更不用說了,很多觀眾聽都沒聽過。
從這件事情就能看出來,柏林電影節方面為什麼希望邀請周彥參加電影節了,像安李、周彥,還有陳愷歌、張一謀這種導演,來參加電影節,對電影節的影響是十分正面的。
這次如果不是周彥入圍,柏林電影節也沒辦法在中國獲得這樣的熱度。
這次華語導演入圍五個,除了周彥跟安李之外,還有嚴浩、何平以及楊德昌。
但是新聞在報道柏林電影節的時候,重點都在周彥身上,其次是安李,然後順便提到另外三個導演。
何平他們其實也是沾了光了,如果不是周彥,很多媒體甚至不會提到他們。
人紅是非必然多,周彥入個圍,就有這樣的熱度,很多人心裡肯定不服。
部分報刊上出現一些“無名氏”的文章,諷刺《放牛班的春天》之所以入圍柏林電影節,是因為湯臣電影公司善於運作。
也有人說,柏林電影節讓《放牛班的春天》入圍,有“媚俗”的嫌疑,完全是因為電影的票房表現好。
更有人揚言,《放牛班的春天》也就只能入圍了,恐怕會四大皆空,除非柏林電影節連夜為周彥設立最佳電影配樂獎。
這種評論也挺有意思,即便在質疑周彥電影的情況下,他們也還是不會去質疑周彥電影配樂的水平。
而就在柏林電影節入圍名單公佈沒幾天,一月二十五日,又有新訊息傳來,奧斯卡金像獎的提名名單也公佈了。
《理智與情感》這次表現很不錯,總共提名了八項大獎,其中就包括最佳原創配樂獎(劇情類)。
這個訊息一出來,國內媒體都瘋狂了。
雖然只是個最佳配樂提名,但是意義卻非同凡響。
先不說奧斯卡金像獎跟三大電影節誰更厲害,前者的大眾知名度就不是電影節可以比的。
而且物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