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進行曲
肉都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9章 進行曲,1990:從鮑家街開始,肉都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您的考慮,配樂分割越多塊,風格也就越難以統一。”
“我確實是這樣想的,如果只有兩個人,風格上有出入,大家可以相互商量,相互遷就,人多就很難弄。”李一丁點點頭,又說道,“周彥,我聽過你在《故宮:記憶》裡面的配樂,雖然《故宮的記憶》等幾首曲子,跟《三國演義》這部電視劇並不完全是一個風格,但是路線其實差不多,另外你給《三毛從軍記》寫的那首《覺醒》也是十分激昂,這兩種風格你都能駕馭,《三國》的配樂應該也可以,不知道你自己對這部電視劇的配樂有什麼看法?”
周彥本來想給李一丁來一段聲情並茂的閱讀理解,但是看到李一丁的風格之後,他便打消了這個念頭,跟李一丁這種人說再多,都不如把真傢伙拿給她看看。
他直接從包裡面取出一盤磁帶,遞給李一丁,“這段時間我也琢磨了不少時間劇本,寫出來三首曲子,都錄製在裡面了。”
李一丁倒是有些意外,她沒想到周彥竟然比她還要直接,更讓她意外的是,周彥竟然已經寫出三首曲子了。
從張有安過來找他們說這個事情,算到現在,也就十幾天的時間,看來周彥的作曲速度也是可以的。
李一丁對作曲的速度挺看重的,《三國演義》集數太多,需要的配樂自然也多,如果作曲速度跟不上,很難完成任務。
前段時間李一丁自己一個人做了大概的估算,大大小小,他們至少要為《三國演義》寫一百五十段配樂,甚至有可能上兩百。
當然了,數字雖然嚇人,其實中間很多配樂是比較簡單的,而且只要根據其他配樂進行一些小小的變動即可。
但是即便如此,工作量還是比較大的,如果作曲的速度不行,很艱難的。
“好,你們稍坐一會兒,我去隔壁拿收錄機。”
說完,李一丁就離開了會議室,兩三分鐘之後去而復返。
磁帶已經提前放入收錄機裡,來了之後直接插電播放。
第一首是《縱馬》,總共只有二十來秒。
聽過之後,李一丁也是點點頭,這首曲子前半段用的是笛子跟小提琴,後半段加入鼓聲跟馬蹄聲,而且馬蹄聲越來越急,給人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
聽到這首曲子,就能感受到一場戰鬥即將發生。所以毫無疑問,這首曲子是為戰鬥前些的。
第二首是《萌芽》,因為這兩首曲子篇幅比較短,所以周彥是先把這兩個給錄了出來。
這首曲子比《縱馬》稍微長一點,但也就三十秒鐘。
相較於前面那首《縱馬》,這首曲子的情緒是緩慢向下的,裡面還加了小號,多了一點憂傷和寂寥,李一丁倒是沒有想到戰後收拾戰場的畫面,而是想到黎明時分軍隊休整又或者是劉備送徐庶那一類離別相望的場面。
聽完兩首曲子之後,李一丁看了眼周彥,暗自點頭。
雖然這兩首曲子都很短,但是足見周彥的水平,當然,她也不意外,畢竟有《故宮:記憶》裡面的那些曲子珠玉在前,這兩首曲子也算不得什麼。
第三首還沒聽,不過李一丁心裡已經給周彥打了一個“八十分”,將他列於重點考慮範圍。
他們之前也考慮過其他人選,不過暫時還沒有打分達到八十的。
再次摁了播放鍵,李一丁開始聽第三首曲子。
李一丁原本以為,第三首曲子跟前面兩首應該差不多,都是二三十秒的短曲子,畢竟時間不長,而且《三國演義》的配樂本來也不需要什麼長曲子,就這種二三十秒的挺好用。
但是當第三首音樂響起之後,李一丁就愣住了,這是一首激昂的進行曲。
所謂進行曲,就是一種富有節奏步伐的曲子,它最初源於戰爭,軍隊用以鼓舞戰士的戰鬥意志。
節奏鮮明、刺激、熱血、聽起來讓人心潮澎湃,這就是進行曲的特徵,而這第三首曲子就是如此。
光是聽著曲子,就能想到千軍萬馬在飛揚的塵土中急進,兵刃在陽光下折射出刺眼的光芒,隨著風中招展的軍旗不斷變換。
雖然這首曲子並沒有把馬蹄聲放進去,但是卻給人一種聽到了馬蹄聲的感覺,無數的馬蹄聲匯在一起,彷彿是大軍壓境。
隨著音樂越來越激烈,千軍萬馬幻化成澎湃的潮水,帶著淹沒一切、掃蕩一起的氣勢。
讓李一丁沒想到的是,這首曲子很長,足有五六分鐘,而且樂器非常完整。
也就是說,周彥在寫完這首曲子之後,還特意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