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六五章 巨坑,大礦主,赫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鞠躬感謝“mfive”大大100的打賞!

這一章為“拓猶塌”大大今天凌晨的打賞加更!

唐風離開卡賈比之後,並沒有直接回美國,而是先去了一趟諾斯曼,現在星核空間中可是裝著三千五百多噸白銀、一百五十多噸黃金和四十噸的鉑族金屬呢,必須得給它們找個安家的地方,否則的話,唐風是回不到美國的。

星核升級到三極之後,新增的礦產攜帶這項功能也是有限制的,在能量滿額的情況下,一次性最多可以攜帶儲量為五千噸級以下的貴金屬礦脈或者其他貴重礦脈,又或者是儲量為五萬噸級以下的賤金屬礦脈,移動距離不超過五千公里!

而美國距離澳大利亞一萬多公里呢,儘管這些礦藏的重量沒有達到星核攜帶的上限,可距離卻是超過了不少,唐風可不想坐著坐著飛機,星核沒能量了,結果直接把自己吸成一個人幹......

因此唐風必須得先安置好了這些珍貴的貴金屬,才能夠返回美國。

這些貴金屬,就是唐風趁著和必和必拓交接手續的這一段時間內,將卡賈比的那片礦場內的貴金屬給搬了個七七八八。

那座礦脈總共打了十八個勘測井,其中有十四個是打在礦脈範圍內的,而且這十四口勘測井中,又有十個是相互緊鄰的,那是必和必拓的勘測隊伍為了驗證探索者公司的勘測結果而打的五口復勘井。必和必拓真正單獨打出來的勘測井,實際上只有四口。

這就給了唐風很大的操作空間。要知道,礦床在地底下大都是呈條狀的,尤其是貴金屬礦床。當然也有片狀的礦脈,不過不算多見,而一旦出現片狀的貴金屬礦脈,一般而言都是高儲量的礦脈。

當然,這種事情也不是絕對的,隔著二十多米厚的岩石和泥土,即便是最先進的探測儀器,也只能大體蓋的探明地下的狀況。

而唐風在搬運那些礦脈的時候,做的很仔細。在那些打了勘測井的位置,都儘量的保持礦脈是條狀的,而在勘測井與勘測井之間原本厚達三米的可採厚度,直接被唐風削成了不足二十厘米。

即便是在那些勘測井的條狀礦脈上,唐風也做了手腳,讓這些礦脈成斷斷續續的走向,那幾個勘測井的位置整好是最厚、最好的位置,過了勘測井,就變成斷斷續續的礦脈了。

這樣一來,原本足有0.5平方公里的面積、平均可採厚度為3米的一座片狀貴金屬礦脈,經過唐風這麼一整,直接變成了斷斷續續的、平均可採厚度不足二十厘米的一座礦脈!

打個比方吧,如果說唐風在搬運這條礦脈之前,這條礦脈整體看起來像是一整塊厚度足夠的鋼板,那麼經過唐風這麼一折騰,這塊鋼板就變成了漁網,而且還是那種可以漏過鯨魚的超級大眼漁網......

原本那座礦脈如果全部開採出來,大概能夠開採出四千二百七十噸貴金屬來,可這一下子就讓唐風帶走了將近三千七百噸貴金屬!唐風這一下幾乎帶走了整座礦脈86%的儲量。要不是唐風還顧忌到不引起別人的懷疑,他真敢一次性將整個礦藏全帶走!

唐風自己都承認自己並不算是一個好人,好人是以德報怨的那種人,而唐風向來信奉以牙還牙,以直報怨。這次必和必拓欺負的唐風太厲害了,所以唐風才下這麼狠的手!

而事實就是,當幾個月之後必和必拓的採礦工人滿懷熱情的挖掘到開採面的時候,卻發現這座礦似乎並不像勘測報告中描述的那樣好......

於是,一則新聞以電波的速度很快就在全球礦業界中傳播開來。那就是必和必拓在他們剛剛開發的一座貴金屬複合礦上,栽了一個天大的跟頭!

而且各種關於必和必拓的留言瞬間就充斥在人們的談論中。

有的說,必和必拓這是遭報應了,原本那座貴金屬礦是屬於一個小礦業公司的,結果必和必拓仗著人高馬大力量足,愣是從人家的手中豪取強奪了過來。結果沒想到,搶過來的這座礦場,竟然只是個面子貨,水分很大,僅有的那點乾貨,連給必和必拓塞牙縫的都不夠。估計必和必拓在這個專案上最少得損失十五億美元!必和必拓這是一下子就掉進了一個難以爬出來的巨坑!

這種說法是那些知道內幕的,因此算是比較靠譜的。

還有一些不靠譜的,說起來就更邪乎了。甚至有人說,這是必和必拓因為面臨著高層的權力交接而引發的一場權力傾軋。老一輩的高管不願意放棄手中的權力,而新生代則渴望獲取更大的權力,於是這種鬥爭就延伸到了那座礦場。

實際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1945超能力建設秘密基地

雯織天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