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三八章 三款火箭的優點,大礦主,赫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始墜入大氣層之後,箭體就因為與大氣的劇烈摩擦而開始冒出火花。當然,因為箭體採用了鋁鋰合金,因此這種程度的摩擦所產生的熱度,還奈何不了這種極為耐高溫的高強度合金材料。
這個時候,控制住箭體的墜落姿態才是最重要的。
透過高倍望遠鏡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當箭體開始準備進行翻滾的時候,在箭體的側壁上,忽然噴出了數道強烈的噴焰,這種噴焰儘管不如主發動機的主噴焰強烈,但產生的巨大推力卻可以讓箭體不再產生翻滾,而是保持一種近乎於垂直的姿態。
要想讓脫落的箭體在一百公里的下墜距離中始終保持這種垂直姿態,是相當不容易的,這其中就涉及到了諸多的輔助技術,比如說最先進的讓箭體在下墜過程中保持平衡的側噴射技術和陀螺平衡定位技術,這兩種技術是保證箭體在下墜過程中保持平衡的關鍵技術,因為只有讓箭體在下墜過程中始終保持住垂直狀態,那麼當箭體接近地面的時候,才可以用另外一種反衝程噴射推力技術讓火箭箭體完成最後的軟著陸!
這幾種技術施密茨博士早在研發獵鷹系列火箭的時候,就已經研發出來了,這些技術其實正是施密茨博士的首創。雖然這次實驗的是更重型的運載火箭,但有了這些技術存在,同樣能夠讓這一截脫落的火箭箭體保持住垂直狀態。
最起碼這幾十秒的下墜過程中,火箭箭體的垂直姿態就保持的非常不錯,接下來就要看關鍵的軟著陸了!(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