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零一章 鑽石海岸,大礦主,赫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然,唐風並沒有做的太過於斷子絕孫,那樣的效果太明顯,很不符合科學道理的,因此唐風選取提純的礦層,就是位於現在三大礦山各自最深的掘進面一下三十米再往下的區域。
而且唐風提純的那些金剛石,都是達到寶石級金剛石的金剛石原石,至於那些達不到寶石級的金剛石,唐風才懶得提純呢,乾脆就全都留給戴.比爾斯慢慢的挖吧。反正你挖出來的那些金剛石,只有極少的一部分可以達到鑽石的標準,老子就是讓你既費工又費力的幹活,到最後卻發現原來卻是在白用功。
星核卻是是個非常神奇的存在,唐風一旦下達命令之後,星核就開始了自動操作。從金剛石原石的提純到收到空間內進行儲存,一切都不需要唐風親自動手,兩個小時之後,在星核空間的某一個角落處,就出現了一堆大約有六十來噸的鑽石原石......
意識鑽出空間看了看錶,發現時間才剛剛過去兩個多小時,身邊的索菲亞依舊在沉睡,於是唐風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意識再次進入到星核中,將變形功能的長度調整後,對著南非的維尼蒂亞鑽石礦就開始下手。
過程和對付剛才那三大鑽石礦山差不多,只不過維尼蒂亞鑽石礦的鑽石儲量顯然要小於那三大礦山,兩個小時之後,那一堆鑽石僅僅增加了不到十五噸的鑽石原石......
搞完了南非的維尼蒂亞鑽石礦,唐風又把目標瞄準了奈米比亞的鑽石海岸。
相比於波札那的三大鑽石礦山和南非的維尼蒂亞鑽石礦山,唐風對於奈米比亞的鑽石海岸有些不忍下手。
奈米比亞也算是一個受苦受難的國家,雖然這個國家是非洲少數幾個沒有經歷過一戰、二戰戰火荼毒的國家,但這個國家到現在為止,也算不上多麼富裕。雖然這個國家的人均gdp看起來似乎不少。但實際上這個國家的經濟命脈都被那些少數大亨所掌握,絕大部分老百姓還是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而且在這個國家,工礦業是國家的經濟支柱。尤其是金剛石開採和鈾礦開採,佔據了這個國家近乎一半的經濟總量<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很多奈米比亞的老百姓就指著金剛石以及鈾礦活著呢。
奈米比亞的鈾礦唐風可以不動。但要是將這裡的鑽石礦弄走的話,唐風自己都有些不忍下手。
不過好在奈米比亞的鑽石海岸極為遼闊,整個金剛石礦區也極大,唐風就算是全搬走,在距離這麼遠的位置都有些力所未逮。
奈米比亞鑽石海岸是全球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大金剛石次生礦脈。這個礦脈帶以奈米比亞西南沿海小城呂德里茨為中心,在廣闊的奈米布沙漠中向南北各自延伸了將近三百五十公里,寬度也有將近一百二十公里。也就是說,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天然金剛石次生礦區。是一個南北長七百多公里,東西寬一百二十來公里的巨大礦區,總面積超過了八萬平方公里!
這片巨大的天然金剛石次生礦區,是幾百萬年前乃至上千萬年前一些河流沖積而成的。流經南非北開普省首府金伯利附近的奧蘭治河,在幾百萬年的時間內曾經多次改道,將大量從南非金伯利岩層帶衝過來的金剛石原石留在了這片廣袤的沙漠中,歷經數百萬年的沉積,終於在這裡形成了這片世界上最大的天然金剛石次生礦脈區。
在1908年之前,估計這個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想到,在乾旱的奈米布沙漠的沙丘底下。竟然會埋藏著讓人瘋狂的鑽石。
奈米比亞在獨力之前的被殖民時期,一直就是德國的殖民地。1908年,德國的殖民者將鐵路修到了小鎮呂德里茨。某天,一個修鐵路的黑哥哥撿到了幾塊奇怪的石頭,而恰巧這位黑哥哥曾在南非“鑽石之城”金伯利呆過,他認出了這幾塊石頭應該是鑽石,於是就交給了他的德國上司施坦茨。施坦茨悄悄對鑽石進行鑑定,確定為頂級鑽石之後,一聲不響地將發現鑽石的那片沙漠的所有權買了下來。
訊息放出後,往日荒涼的沙漠立即成了寶地,世界各地的人都跑到這裡挖鑽。德國殖民當局宣佈從呂德里茨到奧蘭治河的區域為“禁區”。僅允許一家德國公司進行開採。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的1914年,在這六年的時間裡。這個“禁區”裡出產了460多萬克拉的鑽石,按當時的價格計算。產值高達七百萬英鎊。
不過德國人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的這個*決定反而引發了另外一場“挖鑽熱”。大批挖鑽者蜂擁擠到呂德里茨以北的奈米布沙漠。不到兩年工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