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一三章 打破國界的合作,大礦主,赫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來參加這次觀禮的人士有很多,其中不乏有一些大礦業公司的主要領導人。
因為唐風這次歸還紐蒙特礦業股份之後,還會將手裡剩餘的那些紐蒙特礦業的股份對外轉手,雖然湯普森家族和摩根家族趁此機會又增持了紐蒙特礦業的股份,但唐風手裡還擁有不少紐蒙特礦業的股份,而以現在紐蒙特礦業的發展勢頭來看,這些股份無疑都是相當吸引人的。
包括美國的南銅公司、日本的新日鐵、加拿大的泰克資源這些業界內相當有名的公司,都不遠萬里來到了丹佛,都試圖在紐蒙特大洗牌之際,分一杯羹。
當然,這些公司都是和紐蒙特甚至美國礦業界沒有什麼糾紛的礦業公司,他們想持有紐蒙特礦業的股份,純粹就是想透過這樣的投資來賺取利潤,畢竟紐蒙特礦業目前的發展形勢是眾所周知的好,沒有人願意放過這種好機會的。
事實上,唐風手裡剩餘的那些股份確實是最受歡迎的,本身唐風手裡的這些股份就是流通股,不存在什麼限售之類的限制的,這些股份可是唐風當初投入了整整五十億美元的現金增持而來的。
當然,這些事情都不是唐風親自來做的,雖然說他手裡的這些股份想賣給誰就賣給誰,沒有任何人能夠限制住唐風,但要出售的物件,也得經過紐蒙特礦業的考核,否則引進來一個心懷鬼胎的大股東,那就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了。
不過好在有摩根家族和湯普森家族的把關,唐風只需要拿股份直接換錢就可以了。
在晚宴結束後的第三天,唐風手中的那些股份終於是全部找到了下家,這幾個下家分別來自於不同的國家,在接手了唐風手裡的這些股份之後。不僅為唐風帶來了超過七十億美元的資金,而且還讓紐蒙特礦業又多了幾個忠實的合作伙伴。
當然,如果要是算上摩根家族和湯普森家族出手回購的那一部分股份。唐風手裡的股份一共賣出了超過一百一十億美元的價格,短短四個月的時間。唐風淨賺二十億美元。
二十億美元對於唐風來講雖然不算是大資金,但用在星空探索公司身上,卻是可以讓施密茨博士再次大展身手。
在將手裡的股份全部出手之後,唐風就將賺取的那二十億美元直接打到了星空探索公司的賬戶上,而唐風本人也乘坐猛虎船長和鋼鐵俠號直飛佛羅里達州的卡角,因為在三天之後,施密茨博士將會進行第二次火箭回收實驗。
距離第一次火箭回收實驗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月,原本計劃是在第一次火箭回收實驗結束後的三個月之後再進行第二次實驗<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但回收的“星空一號”一級芯級火箭箭體的各項情況都遠遠超出了施密茨博士的預計,因此這才過了兩個多月,施密茨博士就已經迫不及待的準備進行第二次實驗了。
對於施密茨博士的這個決定,唐風當然是舉雙手歡迎的,因為這次實驗不再和上一次一樣僅僅是發射空箭了,這次可是要在火箭上載入正兒八經的東西,這個東西就是羅克韋爾國際用了好幾個月製作出來的月球飛船的主船體。
作為美國航天界著名的航天器生產公司,曾經制造了“奮進號”太空梭的羅克韋爾國際,對於製造一艘月球飛船還是不在話下的,而且唐風對於這艘月球飛船的建造預算給的非常充沛。因此羅克韋爾國際在經過了好幾個月,幾千名工人和工程師連軸轉的加班,終於讓這艘看起來極具科幻色彩的月球飛船的主體趕上了這第二次的火箭回收實驗。
當然。這艘月球飛船的主體說白了就是一個大一號的功能倉,就和當年國際空間站的第一個元件“曙光號”功能艙一樣,這艘被命名為“星空一號”的功能倉,就是未來月球飛船甚至是火星飛船的根基。以後建造月球飛船和火星飛船,都將會以這個“星空一號”功能艙為基礎,將各個功能倉以及相關的元件安裝起來,最終形成可以探月的月球飛船以及更加龐大的火星飛船。
“星空一號”功能艙因為採用了最先進的鋁鋰合金來建造,因此在和“曙光號”相同的重量下,“星空一號”功能艙的容積要比“曙光一號”大出大約40%。
當年發射升空的“曙光號”。乾重大約在二十噸左右,但其長度只有不到十三米。直徑也只有四米多一點,因此裡面的空間並不算很大。而“星空一號”功能艙的乾重也在二十噸左右。雖然直徑比“曙光號”大了三十厘米,達到了4.4米的直徑,但“星空一號”的長度卻長達十七米。
這就意味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