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一零四章 進入新時代,大礦主,赫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隨著礦產島投入到熱火朝天的建設期,全世界除了能源礦之外的主要礦產品價格,應聲而跌,有點跌幅高達50%以上。

鐵礦石、白銀、鉛、鋅、鈦、錳、銅......這些主要的工業用礦物原材料,都跌到了歷史最低價。

至於能源礦產,其實早在這二十二顆小行星抵達地球之前,價格就已經跌的差不多了。沒辦法,隨著可控核聚變技術的商業推廣,現在全世界都在大力興建可控核聚變核電站。

可控核聚變和以前的核裂變反應堆不一樣,可控核聚變的過程中雖然也會產生一些同位素放射性元素,也就是所謂的核廢料,但這種核廢料的半衰期普遍都很短,因此說可控核聚變不產生核廢料也不算是什麼錯誤的說法。

在以前,人類雖然已經發明瞭氫.彈這種核聚變技術,但這種技術是不可控的。後來,雖然在實驗室中利用超導託卡馬克裝置實現了可控核聚變,但這種技術還無法像核裂變反應堆那樣進行大範圍的商業推廣。

超導託卡馬克裝置雖然可以在實驗室中實現可控核聚變,但這種方法僅僅只是人類研究可控核聚變的一個方向。要在現實中推廣這種技術,是絕對不可行的。

因為超導託卡馬克裝置本身就是一種極為耗費能源的裝置。這種裝置說白了就是利用超強電流製造出來的超強磁場和真空絕熱來實現可控核聚變的發生。

超導託卡馬克裝置執行一次,耗費的電量是難以想象的龐大。就算是能夠實現可控核聚變,那核聚變發出來的電恐怕還不如超導託卡馬克裝置執行一次耗費的電量呢。

而人類目前之所以只能採用超導託卡馬克裝置來進行試驗,也是沒有辦法的。在目前人類的科技水平之下,還沒有什麼材料能夠承受得住核聚變時的高溫高壓,所以只能夠採用這種利用超強磁場來束縛高溫高壓的等離子體的方法。

但唐風前兩年在艾瑞克那裡搞來了幾種特殊材料的製作方法,其中就有可控核聚變反應堆所使用的材料的製造方法。有了這種高強度的材料,那種只能夠在實驗室中使用的超導託卡馬克裝置立刻就可以歸位到博物館了。

經過眾多科學家的實驗,這種新型材料絕對可以擔當得起建造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重任,於是,隨著唐風在天衢老家建造的那間特殊鋼材廠開始源源不斷的向外出產這種特殊材料之後,全世界有能力有財力的國家,都在開始興建可控核聚變發電廠。

目前而言,人類採用的可控核聚變反應方式是氘-氦3聚合方式,而不是氘-氚聚合方式。雖說前者的聚變條件要比後者高一些,但氚那種玩意兒實在是太難找了,全世界存在的氚也不過才五百公斤,根本就無法承擔充當大規模核聚變的材料重任。

原本氦-3在地球上也不多,但唐風現在掌控了月球,月球上的氦3大把抓,而且唐風還搬運過來足足五萬噸氦3,光是這些氦3,就足夠地球用幾千年的了。

至於氘,這玩意兒在地球的海水中有的是,據估算,全世界海洋中蘊含的氘高達40萬億噸,如果全部用來進行核聚變的話,足夠地球使用幾百億年的。

正是因為建造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特殊金屬材料以及充當核聚變原材料的氦3得以解決,因此可控核聚變發電站才能夠迅速的在全球推廣開來。

而且可控核聚變發電站這東西和以前使用的核裂變反應堆不一樣,這東西只要建造起來,一座就可以頂的上幾十座核裂變反應堆的輸出功率。就像華夏沿海某地區正在興建的一座普通的核聚變發電站,其中只有一個可控核聚變反應堆,但就是這個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功率,竟然高達8.4萬兆瓦!

而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核聚變發電站,曰本的柏崎-刈羽核電站,一共擁有七座核裂變反應堆,其總功率也不過才8800兆瓦......

核聚變反應堆的功率大的驚人,就算是唐風準備給火種計劃的那三艘載人航天器上使用的那種小型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其功率也高達3.61萬兆瓦,而那個反應堆的個頭也不過才比一個集裝箱大點......

可控核聚變技術是人類未來的主要能源來源,因此當這種技術進入到商業推廣階段之後,全球的能源礦立刻暴跌。唐氏還聯合了幾個著名的能源公司,比如說埃克森美孚,成立了一個專門推廣、建設以及運營可控核聚變發電站的公司,這個公司的職責就是為那些投不起資建設可控核聚變發電站的國家和地區建造這種成本很低的核聚變發電站,然後為這些國家提供充足的用電,再透過收取電費收回投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1945超能力建設秘密基地

雯織天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