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莫晨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四章,古典音樂之王[重生],莫晨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帶領下,戚暮很容易地就進入了這間大樓。
走在這棟風格簡約、設計簡潔的樓中,戚暮感覺自己彷彿進入了一間現代主義風格的藝術展廳。
在用四面玻璃塑造的透明走廊兩側,掛著的是柏愛過去這些年每屆成員的合影,還有一些指揮、首席的個人資料。這些照片從手繪油畫到黑白照片,再到如今的彩色照片,已然見證了這個百年樂團沉甸甸的歷史。
在這些照片中,戚暮剛走到最後幾幅照片,便忽然停下了,他怔然地望著照片上那個白髮嚴肅的老人,有些沒有回過神來。
“這張照片是卡拉揚先生去世前兩年拍下的,”男人低沉磁性的聲音在戚暮的耳邊響起,那溫熱的氣息吹得戚暮有些心思不定,“他去世的時候我才4歲,同年他也辭去了柏愛首席的職務。”
戚暮剛剛考入日內瓦音樂學院的時候就知道,柏林愛樂樂團一直奉行“不死不辭不變”的宗旨。這個世界第一交響樂團擁有著最頂尖的音樂水平,也擁有著最苛刻的錄取方式。
而現在戚暮看著照片上這位雖已年邁、卻仍舊面容硬朗的老人,心中不由地湧起了一股敬佩之情。
赫伯特·馮·卡拉揚,這是一個被成為“指揮皇帝”的音樂大師。
在他執棒柏愛的34年間,這位偉大的指揮家一手帶出了世界上最獨一無二的柏林愛樂樂團,讓這個本就處於金字塔頂端位置的交響樂團更進一步,成為古典音樂界的霸主,並且保持至今。
望著這位大師的遺容,戚暮不容地嘆了聲氣,道:“可惜了,卡拉揚大師去世的時候你也才4歲,恐怕沒有見過這位大師吧……”
“不,我見過。”
戚暮倏地一愣,驚訝地睜大雙眼看向閔琛。只見後者薄唇微勾,淡定地望著自己,道:“4歲的時候我跟隨著父親母親聽了一場柏愛的音樂會,然後在後臺與卡拉揚大師見了面。”在戚暮期待的眼神中,閔琛微微回憶了會兒,然後說道:“他是一位……很嚴謹認真的大師。”
聞言,戚暮不由笑著頷首:“嗯,卡拉揚大師的音樂風格也是如此。”說著,青年不由輕輕地嘆了口氣,惋惜地說:“遺憾的是……我這輩子沒有辦法聽到他現場指揮的音樂會了。”
眼見著青年一臉失落的模樣,俊美淡漠的男人微微眯了眸子,良久,他抬手指向卡拉揚大師旁邊的一張照片,說道:“但是你可以聽到他的指揮。”
戚暮立即順著閔琛手指的方向看去,然後……
“……”
只見閔琛一臉正經地說道:“他的指揮風格也是很不錯的,另外你還可以聽到他親手指揮他自己的曲目。”男人的語氣嚴肅鄭重,彷彿是說一件非常肯定的事情:“嗯,作曲家親自指揮自己的曲子,能更理解曲子的內涵與意義。”
戚暮:“……”
正巧一位柏愛的工作人員從走廊邊走過,他聽到閔琛正經嚴肅的話,忍不住噗嗤一聲笑出聲來。下一秒,閔琛看似淡定地掃某掃了他一眼,那工作人員立即站直了身子,面無表情地走了過去。
戚暮連一點餘光都沒有分給那個“可以指揮自己曲子的大師”的照片,反而直接掠過,走到了一旁一副空著的相框處,他愣了一會兒,問道:“奇怪了……這裡放著的不該是克多里的照片嗎?”
一臉失望的閔琛:“克多里的照片在那兒。”
戚暮轉首一看,果不其然,克多里的照片正在這個空相框的對面。
雖然柏愛是奉行“不死不辭不變”準則的,但是這並不代表一位指揮家只對應了一位首席,畢竟世事無常。因此現任柏愛指揮閔琛與首席克多里的照片並沒有相對放置,而是成了對角線。
戚暮又看了一會兒克多里的照片和資料後,便打算抬步走人。可是他走了兩步卻驚訝的發現——某個應該跟上來領路的男人竟然不見了?
戚暮立即轉首一看,只見閔琛面色淡定、神情自若地站在剛才的位置,遠遠地望著他。見到青年轉頭看向自己,他非常沉得住氣地低聲問道:“真的不用……再看看了?”
戚暮:“……”
戚暮耐著性子看了一遍某個男人自己的資料後,閔琛才心滿意足地帶著他向柏愛的排練廳走去。
一邊走著,戚暮一邊不動聲色地打量著一旁這個冷峻優雅的男人,似乎很難將對方與剛才那個幼稚起來的傢伙想到一起。
無奈地笑了笑,戚暮輕聲說道:“其實我不看,是因為……那個人的資料,我很早以前就已經牢牢記在腦子裡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