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莫晨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五章,古典音樂之王[重生],莫晨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維也納五月的最後一場音樂會,是5月30日晚,柏林愛樂樂團在金色|大廳的演出。
柏林愛樂樂團作為世界上最頂尖的交響樂團之一,其音樂風格端莊大氣,音樂格調莊嚴肅穆。樂團的每一位樂手都是全球知名的音樂家,他們的演出總是場場爆滿、場場好評,就連每年音樂雜誌報道、評論柏愛音樂會的文章,都能專門出一本厚厚的樂評集了。
入夜,一盞盞明亮金黃的路燈慢慢亮起,透過歐式花紋的燈罩打下,在地面上落下一片朦朧的影子。
在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的大樓前,一輛又一輛轎車緩緩停下,帶來一位位面帶笑容的觀眾。
當所有觀眾都在場中坐齊了之後,戚暮剛剛坐了不過幾分鐘,便發現了許多眼熟的面孔。比如他前幾天才拜訪過的大提琴家斯科先生,還有倫敦交響樂團的首席小提琴家肯尼斯先生。
這場音樂會真是來了不少著名的音樂家,當然,媒體人士和樂評家也是來了不少的。
閔琛給戚暮留的票是在第三排的左側,那裡能夠看到小提琴組的演奏,也可以算是全場音響效果最棒的位置之一。雖然金色|大廳卓越的建築設計讓全場觀眾都能聽到近乎完美的音樂,但是隻要耳力足夠好的觀眾,還是能聽到一些細微的差別。
戚暮低頭看了看手中的曲目單,只見那深黑色的卡片在邊緣處用銀色勾勒出幾道花紋,背面是柏愛的樂團介紹,而正面則是今晚要演出的五首曲目。
柏愛今年的春季歐洲巡演基本上是以舒曼的曲子為主,但是也會演奏一些其他音樂大師的曲目。比如今晚的演出表上,除了兩首舒曼的奏鳴曲外,還有一首肖邦的《第一鋼琴協奏曲》和貝多芬的《第三交響曲》、《第九交響曲》。
這樣的曲目設定不由地讓戚暮想起了大半年前,那次自己錯過的柏愛音樂會。在華夏首都的舞臺上,柏愛竟然將《命運交響曲》作為最後一首曲目演奏,獲得了全場的喝彩。
“真可惜,一直沒有聽到那首壓軸演出的《命運》啊……”
戚暮無奈地勾起唇角,低聲笑了笑。不過多久,所有觀眾已經全部落座,在一聲悠揚的鐘聲之後,從舞臺的左側,色彩樂器組的成員們先行進場。
在雷鳴般的掌聲中,拿著小提琴的克多里微笑著從後臺走上前,當他帶領樂團進行了一次集體較音後,在越來越熱烈的掌聲中,一個俊美挺拔的男人從舞臺的一側走上前來。
戚暮也微笑著鼓著掌,抬首看向被聚光燈籠罩的舞臺。
似乎是他的錯覺,他竟然感覺到閔琛的目光在他的身上停滯了一瞬,讓戚暮微微一怔。等他回過神的時候,舒曼的《維也納狂歡節》已經歡快熱烈地奏響。
那音樂激昂歡愉,當美妙的音樂在整個音樂廳裡迴盪的時候,彷彿直接將人帶入了那個全民歡慶的場景中。小提琴輕輕地撥奏,管樂器組用輕揚的調子吹奏,當這首鋼琴奏鳴曲被改編成交響曲之後,很多人才發現——
原來還能這麼改?!
戚暮曾經聽過這首《維也納狂歡節》,那是在巴黎由查爾先生指揮的,當時閔琛還坐在他的身旁。而如今……那個男人已經站在高高的指揮台上,統領著一整個樂團進行演奏。
雖然明明知道自己此刻更應該關注舞臺左側的克多里的演奏、多觀摩學習,但是不知怎的,戚暮的視線卻聚集在了指揮台的位置上。
他看見閔琛微微揚起手指,樂團的旋律便倏地高揚;當他猛地握拳按下,那音樂便瞬間啞然,全場恢復為一片寂靜。
有的指揮家喜歡用指揮棒,而有的指揮家則不喜歡用指揮棒。當然,大部分指揮家都是時用時不用,而今天,閔琛便沒有使用指揮棒,但是很明顯,這全然沒有影響到他卓越水平的發揮。
柏愛的水平從來沒有人敢懷疑過,而閔琛的實力更沒有人會提出一聲質疑。
當最後一首《d小調第九交響曲》結束時,那激烈昂然的旋律似乎還在音樂廳裡迴盪,但是觀眾席裡爆發出的熱烈掌聲卻已經快要將屋頂掀翻。
戚暮也不停地鼓掌著,這是他時隔近兩年、再一次現場聆聽柏愛的音樂會。以他的耳力和音感,他早已發現,柏愛的水平比起兩年前的竟然有了不小的進步。
樂團首席克多里的演奏更加充滿感情,整個樂團的配合更加協調,甚至就樂團的音樂風格都更加的沉穩完美,彷彿已經到達了一個時代的巔峰。
而這些……恐怕都和那個男人有關吧。
戚暮忍不住地看向那個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