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莫晨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章,古典音樂之王[重生],莫晨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放了下去,認真道:“非常棒……是不可能的,也就一般嘛,距離我心裡的那條線還差得遠、差得遠,哈哈!”
閔琛意味深長地忘了里昂特大師一眼,並沒有再作聲。
而後者則伸手抹了抹額頭上的汗,慶幸地暗自想到:幸好他反應快,幸好他反應快……
現在的里昂特大師剛剛鬆了一口氣,但是讓他沒有預料到的是,接下來的曲子,卻讓他……再·也·把·持·不·住。
雖然這次巴黎國立高等音樂學院樂團是收到了巴黎愛樂音樂廳的邀請,看上去是一場非常鄭重盛大的音樂會,也吸引到了不少觀眾,但是……它想要吸引到里昂特?這還是有些難度的。
那為什麼里昂特今天晚上會到場呢?
是因為在收到音樂廳官方邀請函的同時,他還收到了一張秘密的曲目單。
這張薄薄的卡片上印著當晚演出的具體曲目,一般觀眾只有在當夜到場才可以知曉到底會演奏什麼曲目,而里昂特大師則早就知道了。也正是因為看到了這兩首演奏曲目,他才毅然決然地決定來聽一聽——
不知道這個學院的學生……能夠將柴可夫斯基的曲子演繹到什麼程度。
柴可夫斯基是19世紀俄羅斯最偉大的音樂家、作曲家,他的一生寫下了多首交響曲、歌劇、芭蕾舞劇等,為俄羅斯的古典音樂發展提供了極大的推動力。
這樣一位出彩卓然的音樂大師,他的曲目充滿著濃濃的俄羅斯民謠風味,經常以優美的音樂來表現這個世界第一大國——領土最廣——的美妙風景,展現出寬廣無限的平原風光。
……里昂特大師,最喜歡的便是柴可夫斯基的交響曲。
其中,以其《g小調第一交響曲》為最。
這首曲子有個別名叫做《冬日浮想》,如同它美麗的名字一樣,它描繪著俄羅斯廣袤無垠的冰封美景,帶著對這片土地的喜愛,用四篇樂章描述了一番在法國永遠見不到的、美妙的冬日景象。
寬敞安靜的音樂廳裡,交響樂團的聲音正在轟鳴。
來自小提琴組的激昂熱烈,來自大提琴組的低吟纏綿,來自木管樂器組的輕快歡悅,來自銅管樂器組的沉思探索……
這麼多美妙的音樂在最後的樂章中達到了最高|潮的共鳴,將一切從冬夜的陰暗潮溼,轉變為了冬日驕陽的傲慢熱烈,這個有名的戰鬥民族在與寒冬的交戰中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並且讓所有的觀眾都分享到這難得的喜悅。
奔跑、歡笑、歌舞、長嘯……
所有的琴聲都提升到了最高點的那一刻,最終在一片悠揚清越的樂聲中,激烈地達到最終的美妙夢境。
琴聲停止的那一剎那,一道響亮的“bravo”在整個音樂廳裡響起。
坐在觀眾席前排的法國樂評大師情不自禁地站起了身,用力地鼓著掌,表達著自己對這首樂曲的喜愛、對這場演出的讚美。
里昂特永遠沒有猜想到,一支年輕的學生樂團竟然可以演奏出這樣出色優秀的《冬日浮想》!
這樣的音樂讓他都忍不住地回想到八年前,他曾經在柏林聽過一場來自柏愛的《冬日浮想》,那金屬質地般的聲音讓他不由自主地熱淚盈眶,永遠地將這首曲子奉在了“此生最愛”的位子上。
在里昂特大師的一聲讚美下,全場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熱烈掌聲。
在這樣雷鳴的掌聲中,里昂特慢慢地坐下身,他雖然不再鼓掌了,卻仍然不停地讚揚道:“真是太棒了!我真是不敢相信我的耳朵,一個學院樂團居然可以演奏出這樣的柴可夫斯基,以及這樣的《冬日浮想》?!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出色的學院樂團,怎麼可以有這麼可愛的一群學生!”
就像入了坑的粉絲急切地想要給別人安利一樣,里昂特大師神情激動地看向一旁的男人,連連說道:“奧斯頓!你聽到了嗎!你聽到剛才的《冬日浮想》了嗎?上帝啊,我真是沒想到他們這群孩子竟然可以演奏得這麼棒!我想,只需要五年,他們再一起訓練五年,他們的《冬日浮想》絕對不會比八年前你指揮的那一場差!”
男人淡定沉著地挑了眉,看向一旁的里昂特大師。只見後者還在不停地說著:“該死的,我本來還以為今天只是隨便聽聽,沒想到居然會出現這麼優秀的音樂!那首《d大調》也是非常出色啊,或許這些學生真的很擅長柴可夫斯基的音樂?”
說著,里昂特大師開始詢問身旁男人的意見:“哦,奧斯頓,你對樂團恐怕比我熟悉,不知道你覺得這支樂團是否……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