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魔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三四節 功勞,沖天鬥神,黑天魔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少也要半年之久。何況,吐谷渾現在的關注重點並非南面的楚國,而是在於西面各小國。由此推算,短時間內,幽州一帶必定不會爆發大規模的戰事。
領兵主將之間的交流,並未妨礙其他將官之間的說話。幽州將官們靠近了才發現:楊悍等歷州將官身上穿著一種從未見過的甲冑。不僅僅只是帶隊的軍官,就連普通的歷州騎兵身上,也是一樣的裝備。這種精良的裝備很是令人眼饞,在作戰時也表現得那麼地蠻橫,又是那麼地勇悍。幽州將官們感到不理解的同時,皆是露出佩服的眼神。
楊天鴻用眼角餘光瞟了一眼身側正在低聲談論的幽州將官,目光隨即轉向李廣豐和官勇二人,感慨地說:“近萬將士埋骨於此,連這泥土都染成了紅色。殊不知,漢家兒郎為誰死?”
他沒有使用“楚國”這個詞,而是用上了上古時代才有的“漢家”統稱。對於其中典故,官勇和李廣豐也是明白。不等他們回味過來,楊天鴻臉上露出了淡淡的微笑,指著面前屍橫遍野的草原,說道:“歷州那邊也是防務甚重,本公也不便在此耽擱。此戰,戰俘人口,本公就悉數帶走。至於其它的部分,就煩勞官將軍和李大人操持一二,負責清理吧!”
話語雖然含糊,其中的意義卻很清楚。官勇和李廣豐頓時臉上露出震驚和難以置信的神情,不約而同叫道:“不可!”
官勇誠懇地說:“此戰乃是驃騎將軍的功勞,怎麼能夠由我二人領受?不行,這絕對不行。”
李廣豐也是面露急色,一再搖頭道:“若無毅勇公領兵增援,幽州現在早已落入戎狄之手。城中數十萬百姓都是毅勇公所救。如此功勞,本官必定要上書朝廷,怎可就此讓與幽州?這不合規矩,真的是不合規矩。”
楊天鴻淡淡一笑:“二位大人就不要推辭了。你我都是楚人,戰功這種事情何必要分彼此?苦戰幽州數月,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本宮實在看不慣朝堂上那些素餐尸位之輩,也不忍心看到二位被彈劾離職。說起來,幽州也是楚國門戶所在。官將軍執守此處數十載,李大人也是在民政方面煞費苦心。若是你二人因罪離去,換了其他不知兵不知底的人過來,幽州此地豈不是又要歷經大難?嘴巴上能說會道,實際上卻半點事情不會做的人,本公看得多了。如果幽州下一任官員來了這麼一個人物,對於幽州百姓,實在是非福即禍啊!”
這番話說得有理有據。官勇和李廣豐頓時變得沉默下來。
苦戰數月卻無進取之功,這在楚國朝堂上就是能夠被貶斥的罪責。何況,楊天鴻話說得很清楚:幽州並非楚國其它州府可比。這裡是兩國邊境,背後就是長城。若是出了什麼紕漏,就真正是戎狄南下毫無任何障礙。那種極其恐怖充滿血腥的慘烈場景,官勇和李廣豐已經在幽州看了很多,根本不敢想象,也絕對不願意把剛剛建立的穩固防線拱手於人。
若是交給楊天鴻這種有責任心的人,倒也可以。可若是朝廷派來一個只知道吟風弄月的廢物,幽州該怎麼辦?
“此事,就按照本公說的做!”
楊天鴻三言兩語把事情定了下來。他的聲音充滿了威嚴和不可違背的成分:“幽州經此大戰,城牆殘破,城內百姓凋敝,都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重新整頓。官將軍久於兵事,李大人精於民政,城外也有戎狄從各處擄掠而來的米糧錢財。初次而外,本公再支援幽州鋼甲五百套,長矛戰刀各兩千把。若是不夠,本公返回歷州之後,再命人調撥些過來。”
只要有幽州在,就是戎狄南下無法饒過去的一顆釘子。因此,對於幽州的軍備支援,楊天鴻倒也不會吝嗇。
該說的已經說了,官勇和李廣豐相互看了看,都從彼此眼睛裡看到了佩服和感嘆。兩人再無遲疑,不約而同朝著楊天鴻恭恭敬敬行了一禮,口中說道:“就依照驃騎將軍(毅勇公)所命行事。”
能夠成為一州鎮守或者刺史的人,都極有眼色。楊天鴻這番拉攏很有誠意,也拿出了實實在在看得見的好處。若是再不給面子領受下來,那就真正是睜眼的瞎子。儘管官勇和李廣豐都猜到了楊天鴻想要收買人心的真實用意。可是在對方這種極具誠意的表現面前,又有誰會拒絕?
只要幽州和歷州聯成一條線,戎狄再強大,也會在準備充分的堅城面前,撞得頭破血流。
一陣漫談,人們有意無意地引領著向收押戰俘的地段靠近。等到走近了被歷州軍團團圍起來地段的時候,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
沉寂下來的戰場上點起了篝火,楚軍士卒手握火把,圍成了數十個守備森嚴的大圈。圈內全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