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昊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047章 豆在釜中泣,步步驚唐,何昊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四野寂寂,了無人跡,空餘漫山遍野的柴火。隱忍如方濟,也是目瞪口呆,腦子有點短路。
上午他們如常收柴,三文錢一擔,收了一千擔左右,花了三千多文錢。從下午開始,就是一文錢三擔、五擔、十擔。甚至大部分人根本等不到出售,就餓得扔下柴火回家了。
一擔柴火,平時挑到市上去賣,也值不了一個錢,這兒離縣城二三十里呢,再到這兒來挑幾擔柴火回縣城賣一文錢,算了吧,跑這半天,在家再砍一擔去賣更省事了。
所以很多人都是直接送給李昂,落個人情也好。
這漫山遍野的柴火,李昂前後花了不到一萬五千錢,也就是十五貫左右。
另一方面他讓韋老頭熬粥來賣,一文錢兩碗,又賺回不少,有些人賣完柴,餓得直接又把錢給了李昂,喝粥去了。
韋老頭笑得合不攏嘴,昨晚李昂在辦事,他還急得跑去“又來一火,“又來兩火”,不知道的還以為人家李大總裁第二天要扶牆走路了呢。
方大牛望向李昂的眼神,灼熱得燙人。這傢伙五大三粗的,用這樣的熱烈的目光看人,把李昂看得渾身雞皮疙瘩直冒。
方大用感嘆道:“李郎君,真乃神人也!此舉比諸葛亮草船借箭亦不遑多讓,精彩!真精彩!”
到現在,以前李昂看來胡鬧的一切,都已證明是常人難及的高明手腕,簡直可以作為商戰的經典案例編撰成書,流傳後世。
方濟什麼也沒說,上去就是長身作揖,這回他是真的打心眼裡服了。
李昂正兒八經地說道:“有了柴草,有了技術,接下來就是要招人手,建鹽池,擴大生產了。還有一點最為重要,那就是疏通各個關節。正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咱們這兒一旦產出精鹽,必定會引來無數妒忌,覬覦的目光,因此,與火井、邛州、乃至劍南的各級官員的關係,一定要同時搞好,不能等有了事,才臨時去抱佛腳,那時就晚了。”
方濟點頭道:“李兄說得是,某這就回去,把能變賣的傢什變賣掉。”
“你估計能籌措多少錢?”
“三千緡左右。”
“不夠。光是走訪各劍南級官員,這點錢就不夠。不管什麼時候,要想打好關係,萬萬小氣不得。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必須要讓人家舒坦,只有這樣,有事求到人家時,人家才肯幫忙。不痛不癢地送一點,人家轉頭忘了還好,弄得不好,落個門縫裡看人而被人記恨,那還不如不送。”
這一點方大用深有體會,連連點頭道:“李郎君說得是。再就是,其實也不有每一級都打通,只要選定一個重要的,重點攻關,其他的禮數到了,也就都通了。”
“嗯,大用言之有理。除了攻關費用外,鹽池還是得建的,這附近不長草木,這些柴草是不少,但這麼燒下去,總是會燒光的。建了鹽池,前期雖然投入大一點,但以後卻可以省下大筆的費用支出,到了夏秋,再怎麼著,也能曬出不少鹽;冬春兩季,先把滷水倒鹽池裡,任其蒸發,總也能增加滷水濃度,大大減少柴草的消耗量。”
李昂是準備要大幹一場的,方濟能拿出的三千緡著實太少了。一通商量之後,李昂決定第二天隨方濟一起回犀浦,看看能不能籌到點錢。
***
李昂和方濟快馬趕回到犀浦縣上溪村,剛入村口,就感覺有點怪怪的,路邊的勞作的村民對他們指指點點,一個個竊竊私語。李昂他們看去,那些村民目光又躲躲閃閃的。
再往裡走,恰好看到一隊人抬著什麼東西出來,再近些,看清了,抬的是棺材。方濟發現抬棺的就是他方家的人,而且他母親的貼身丫環春喜跟在棺材邊,一邊撫棺一邊哭,眼睛哭得跟桃子一樣。
一股不祥的感覺頓時充斥了方濟的心房,讓他毛髮直豎。
“春喜!春喜!這是怎麼回事?”
那丫環聽到方濟遠遠大喊,望過來,等看清是自家小郎君之後,一下子哭得撕心裂肺,踉踉蹌蹌地跑過來。
“小郎君!小郎君!您可回來了,您……..怎麼才回來呀….嗚嗚嗚………..”
那丫環哭得幾欲昏厥,看得李昂都不禁有些心酸。方濟躍下馬,奔向那丫環,“春喜!這是誰?是誰!你快說。”方濟雙眼全紅了,望著那副棺材,拼命地晃著那丫環。
“小郎君,嗚嗚嗚………娘子她……..她自盡了…..嗚嗚嗚……..”
“我娘?不可能,這不可能!不可能!!!”方濟仰天狂呼,一把推開那丫環,跌跌撞撞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